时间: 2025-04-27 06: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29:26
襄阳战鬼门关,朝中宰相五更寒。
锦衣绣袄兵十万,枝剑摇环,定输赢此阵间。
无辞惮,舍性命争功汗。
将军战敌,宰相清闲。
在襄阳的战场上,敌人的鬼门关近在咫尺,朝廷的宰相却在清晨的寒冷中悠然自得。
穿着华丽战袍的将士们有十万之众,手握武器,摇动着军旗,胜负就在这场战斗之间。
不怕死,愿意拼命争取功劳流下汗水。
将军在前线与敌人作战,而宰相则在后方安闲自在。
“鬼门关”出自古代道教文化,常用来形容生死的边缘。襄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多次发生激烈的战争,尤其是在三国时期。此诗提及的宰相与将军之间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权力与责任的不同看法。
这首诗以襄阳的战场为背景,通过对宰相与将军的对比,展现了不同身份在国事中的角色与责任。诗中“将军战敌,宰相清闲”一句,揭示了社会中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生动地反映出当时士兵在战争中所承受的艰辛与将领的安逸。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将士的敬重与对权臣的不满,展现了历史舞台上小人物的悲剧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批判了权力中心的冷漠与士兵的无畏,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与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诗中提到的“鬼门关”象征着什么?
诗人的态度对于将军与宰相的描写是:
诗中“无辞惮,舍性命争功汗”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