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细雨

《细雨》

时间: 2025-05-05 23:38:37

诗句

避寇烦三老,那知是胜游。

平湖受细雨,远岸送轻舟。

天地悲深阻,山川慰久留。

参差发邻舫,未觉壮心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8:37

细雨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原文展示:

避寇烦三老,那知是胜游。
平湖受细雨,远岸送轻舟。
天地悲深阻,山川慰久留。
参差发邻舫,未觉壮心休。

白话文翻译:

在避开敌寇的烦恼时,谁知这其实是一次美好的游历。
平湖之上细雨飘洒,远处的岸边送来轻舟。
天地之间阻隔深沉,山川却安慰我长久停留。
各色小船错落有致地发出,心中壮志仍然未曾停息。

注释:

  • 避寇: 避免敌寇的侵扰。
  • 烦三老: 此处“烦”可理解为烦恼,“三老”指代年长者,可能指代隐士或智者。
  • 胜游: 美好的游历。
  • 平湖: 平静的湖面。
  • 轻舟: 指小船,轻便的船只。
  • 天地悲深阻: 天地间的阻隔让人感到悲伤。
  • 慰久留: 山川景色让人感到安慰,愿意长久停留。
  • 参差: 形容船只高低错落。
  • 壮心休: 壮志未停,心中仍有雄心壮志。

典故解析:

  • “三老”可能指代中国古代的智者,强调在动荡时期,隐士的智慧和安宁的向往。
  • “平湖”与“细雨”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景象,与诗人避难的处境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懋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豪放与细腻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可能在避难途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压抑,通过细雨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细雨》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期的复杂心情。诗的开头以“避寇烦三老”引入,直接提到战乱给人带来的烦恼,这样的开头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压力。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细雨和远岸轻舟的意象则带来了宁静与舒缓,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使身处乱世,自然的美好依然存在。

在“天地悲深阻,山川慰久留”中,诗人借助天地山川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空间阻隔的感慨,暗示着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由的渴望。最后一句“未觉壮心休”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遭遇困境,诗人内心的壮志依然未曾动摇,显示出他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运用了平静的自然景象与动荡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困境的反思,抒发了一种深沉而又清新的情感。这种矛盾的呈现,使得全诗具有了更深层的意蕴,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避寇烦三老,那知是胜游” 说明诗人在避难中,意外发现了游历的乐趣。
    • “平湖受细雨,远岸送轻舟” 描绘了宁静的湖面和轻舟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自然的美。
    • “天地悲深阻,山川慰久留” 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同时又从自然中获得了安慰。
    • “参差发邻舫,未觉壮心休” 描绘了周围小船的错落,同时抒发了诗人不屈的心志。
  •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自然景观比作人情,传达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音韵和谐。
    • 拟人: 将山川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 通过对于细雨和平湖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困境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无畏的精神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细雨: 象征柔和与宁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
  • 平湖: 代表自然的美好与闲适,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复杂。
  • 轻舟: 象征自由与希望,传达出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 山川: 代表着自然的伟大与诗人的归属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避寇烦三老”中的“三老”指代什么?

    • A. 三位老者
    • B. 三种烦恼
    • C. 年长的智者
    • D. 三个地方
  2. 诗中“平湖受细雨”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
    • C. 愤怒
    • D. 喜悦
  3. “未觉壮心休”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不屈
    • C. 决绝
    • D. 迷茫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陈与义的《细雨》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感慨,但陈与义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定风波 客园看桂 定风波 纳凉 定风波 丙子 定风波 无题 定风波 曲江对雨 定风波 定风波 其四 客有两新鬟善歌者,请作送汤曲,因戏前二物 定风波 水乡 定风波•晚坐 定风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清望官 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包含腰的成语 秘印 殊开头的成语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狂朋怪侣 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蝇附骥尾而致千里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凵字底的字 高字旁的字 翕如 中道而止 鼎字旁的字 磨砖作镜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饰非养过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