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别晦庵

《别晦庵》

时间: 2025-05-07 21:39:52

诗句

身堕南州已觉赊,五溪从此更天涯。

别肠何止成万转,霜鬓不堪今半加。

颇念客留同此日,绝怜归梦每还家。

公如踵赴仙都约,犹拟颉颃飞佩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39:52

原文展示:

别晦庵 赵蕃 〔宋代〕 身堕南州已觉赊,五溪从此更天涯。 别肠何止成万转,霜鬓不堪今半加。 颇念客留同此日,绝怜归梦每还家。 公如踵赴仙都约,犹拟颉颃飞佩霞。

白话文翻译:

我身陷南州已感到遥远,五溪之地从此更是天涯海角。 离别的思绪何止千万转,霜白的鬓发如今已半数增添。 常常怀念客居他乡的今日,最怜爱的是梦中常常归家。 如果您能如约前往仙都,我仍打算与您一同飞翔于霞光之中。

注释:

  • 身堕南州:指作者自己流落到南方。
  • 赊:遥远。
  • 五溪:指五溪之地,古代指湖南一带。
  • 别肠:离别的思绪。
  • 霜鬓:指白发。
  • 颉颃:飞翔的样子。
  • 飞佩霞:比喻飞升仙境。

诗词背景: 赵蕃是宋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深情。此诗是赵蕃与友人晦庵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首联以“身堕南州”和“五溪从此更天涯”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遥远和孤独。颔联通过“别肠何止成万转”和“霜鬓不堪今半加”抒发了离别的痛苦和岁月的无情。颈联和尾联则通过“颇念客留同此日”和“绝怜归梦每还家”以及“公如踵赴仙都约,犹拟颉颃飞佩霞”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对归乡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身堕南州”和“五溪从此更天涯”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遥远和孤独。
  • 颔联:通过“别肠何止成万转”和“霜鬓不堪今半加”抒发了离别的痛苦和岁月的无情。
  • 颈联:通过“颇念客留同此日”和“绝怜归梦每还家”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对归乡的向往。
  • 尾联:通过“公如踵赴仙都约,犹拟颉颃飞佩霞”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别肠何止成万转”比喻离别的思绪复杂多变。
  • 拟人:如“霜鬓不堪今半加”将白发拟人化,表达岁月的无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 身堕南州:象征身处异乡的遥远和孤独。
  • 五溪:象征天涯海角,表达距离的遥远。
  • 别肠:象征离别的思绪。
  • 霜鬓:象征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衰老。
  • 归梦:象征对故乡的思念。
  • 飞佩霞:象征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五溪”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湖南一带 B. 湖北一带 C. 广东一带 D. 广西一带

  2. 诗中的“霜鬓”指的是什么? A. 白发 B. 黑发 C. 红发 D. 黄发

  3. 诗中的“飞佩霞”象征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友人的期待 C. 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D. 对过去的回忆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与赵蕃《别晦庵》:两者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赵蕃的诗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诗歌的总体发展情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中信笔作四绝句既成惧观者不知野人本心也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山村经行因施药 怀旧 岁暮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 独坐闲咏 招客看山 老叹 涉溪 湖上急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与死扶伤 顺默 顺辰 馬字旁的字 包含庆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飞刍挽粮 骊母 凵字底的字 狂结尾的成语 晓风残月 牛字旁的字 覆车之鉴 馔具 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沉不住气 恃强争霸 包含耘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