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1:55
《谢潘令卫惠松木》
子美欲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嗟我一室久疏陋,风飘雨剥堵不环。
欲具茅茨小编葺,斤斧四顾家无山。
谁谓潘郎坐华屋,肯为湫隘兴永叹。
惠以南山好松板,翦伐毁就皆丸丸。
我今朴斩遂有日,居处可望奄冗宽。
方知广厦庇寒士,子美之论非高谈。
古人骨朽高义尽,习为鄙吝风俗悭。
皆使如公眼青白,古人风义当复还。
吾闻渊明谢主人,冥报止谓因盘餐。
公今饭我德何啻,渊明诗来犹可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居住条件的渴望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想象著名的诗人李白(子美)希望能建造千万间宽敞的房屋,让天下寒士都能快乐安居。然而,自己却只有一间破旧的小屋,风雨侵袭,屋顶不再完整。想要重新用茅草修缮房子,却四周环顾,家里没有山木可以砍伐。有人说潘郎住在华丽的房屋,肯为狭小的地方而叹息。惠公的南山有优质的松木,砍伐后却都变得光秃。如今我也希望能有一天斩获良木,居所可以宽敞舒适。此时才明白,广厦能庇护寒士,李白的论述并非空谈。古人的高尚精神已经消逝,习惯了吝啬的风俗。大家都像公一样对青白之事漠然,古人的道义理应恢复。我听说陶渊明曾感谢他的主人,默默回报只是因盘餐的情分。今天公对我的恩惠又岂止如此,陶渊明的诗仍然可以攀附。
郑刚中,字君实,号止寒,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创作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自己居住条件的感叹,反映了对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的关心,同时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郑刚中的《谢潘令卫惠松木》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现状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诗中首先以李白的理想庇护寒士的愿望引入,接着转到自己简陋的居住环境,体现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反思。诗人用“风飘雨剥堵不环”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破屋的窘迫,展现了他对安居环境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反思社会风气,批判“古人骨朽高义尽”,表达了对古代高尚道义的怀念与失落。这种情感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感叹,更是对社会道德的深度思索。诗中的“南山好松板”暗示了资源的匮乏与社会的不公,而“我今朴斩遂有日”则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语言淳朴,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又有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关心社会、同情弱者的情怀。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以及对古代高尚道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子美”是指哪位诗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惠以南山好松板”,强调了__的匮乏。
判断题:诗人对社会风气持肯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