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6:13
齐天乐·寿俞阶青探花
作者:奭良〔清代〕
校书东观多耆俊,何如月泉吟社。
藜火吹青,苇航虚白,犹是玉堂潇洒。
儒生雍雅。向七伐书徵,三驱易假。
草长莺飞,十年荏苒似湍泻。
茶香书著满屋,有公孙能读,联步金马。
露幰嘉陵,星轺渭曲,饱看岧峣太华。
丹铅清暇。听递续添筹,凤池佳话。
我欲跻堂,一尊窥邺架。
这首词描绘了东观书院的学术氛围,称赞了众多才俊的聚集,感慨其胜过月泉吟社的风雅。写到藜火映青,芦苇舟行在白色的水面上,依然是那样的潇洒。儒生们都很雍容雅致,向往七伐书的风采,三驱易假,草长莺飞的时节,十年光阴如急流般逝去。茶香书籍充满了整个房间,有公孙能读书,与金马联步。露水沾湿了嘉陵江,星光闪烁在渭水曲岸,尽情欣赏岧峣与太华的壮丽。丹铅清暇之际,听着不断续添的筹码,凤池里的美好传说。我想登堂,瞥见邺架的一角。
作者介绍:奭良,清代诗人,精通诗词和书法,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之时,社会对读书人的推崇使得学术交流成为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通过描绘书院生活,表达了对知识和文人雅集的向往。
《齐天乐·寿俞阶青探花》是一首充满书卷气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学术氛围的深切感受与思考。词中通过描绘书院中才俊的聚集,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尤其是“校书东观多耆俊”的开篇,便已直接点明了环境的优雅与人才的辈出。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如“藜火吹青,苇航虚白”,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现实又梦幻的境地。作者用“草长莺飞”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时间的流逝在这幅画面中显得尤为感人,十年的光阴如水般流逝。
此外,词中提到的“茶香书著满屋”,不仅描绘出书房的雅致,更传达出知识的积累与文化的浸润。后面“露幰嘉陵,星轺渭曲”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环境的珍视。
最后一句“I欲跻堂,一尊窥邺架”,体现了作者渴望参与到这场文化盛宴的心情,既有对知识的追求,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词展现了清代文人的雅致与深邃,既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文化传承的呼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学术的向往和对文化氛围的赞美,展现了清代文人追求知识与真理的精神,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观”是指什么?
“草长莺飞”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我欲跻堂”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