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唐多令·九日和子有

《唐多令·九日和子有》

时间: 2025-05-12 07:37:11

诗句

风箨乱霜阶。

晴雷警客怀。

把茱萸、欲出还回。

如此江山如此恨,空费泪,迸千哀。

戏马尚高台。

当时惜霸才。

阅兴亡、潮去潮来。

试问黄花应解道,从此后,不须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7:11

唐多令·九日和子有

作者: 袁思亮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风箨乱霜阶。晴雷警客怀。把茱萸欲出还回。如此江山如此恨,空费泪,迸千哀。戏马尚高台。当时惜霸才。阅兴亡潮去潮来。试问黄花应解道,从此后,不须开。

白话文翻译:

风中的箨片在霜冻的台阶上飘动,晴空中的雷声仿佛在警醒着游子的思乡之情。我手中把着茱萸,想要带出又不忍舍去。这样的江山,这样的离愁恨,白白流下眼泪,痛苦无奈。戏马的高台上,曾经多么珍惜英雄的才能。经过了兴亡的潮起潮落,试问那黄花应该怎么道理,从今往后,便不必再盛开。

注释:

  • 风箨: 指风中飘动的植物部分,通常指植物的嫩芽或花萼。
  • 霜阶: 指被霜覆盖的台阶,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茱萸: 一种植物,传统上在重阳节时佩戴以辟邪。
  • 空费泪: 徒然流下眼泪,表达无可奈何的情感。
  • 戏马: 指马戏或表演马术,象征着繁华的生活。
  • 黄花: 指重阳节的菊花,象征长寿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思亮(1880-1956),字子亮,号峰岚,近代著名诗人,曾任职于多所学校,热爱传统文化,尤其擅长词、诗创作。其作品多借古抒怀,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重阳节,借助节日的传统习俗,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人在经历社会变动后,心中对江山的感伤愈发浓烈。

诗歌鉴赏:

这首《唐多令·九日和子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历史的思索。开篇的“风箨乱霜阶”生动刻画了秋天的意境,霜冻的台阶和风中的草木,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提到“晴雷警客怀”,用雷声来象征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似乎在提醒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中间的“把茱萸欲出还回”,不仅描绘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矛盾心理——既想要带走那份思念,却又无奈于现实的束缚。“如此江山如此恨”,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最后几句“试问黄花应解道,从此后,不须开”,则是对未来的思考,似乎在说即使有再多的思念,也无需再用黄花来寄托。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正是诗人为我们展现的历史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真实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箨乱霜阶: 描述秋天的景象,风中的草木在霜冻的台阶上摇曳,传达出一种愁苦的气氛。
  2. 晴雷警客怀: 雷声在晴天响起,象征着内心的情感波动,提醒游子思乡。
  3. 把茱萸欲出还回: 手中把着茱萸,想带出又舍不得,象征着对故乡的眷恋。
  4. 如此江山如此恨: 通过对江山的感叹,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痛惜。
  5. 空费泪,迸千哀: 眼泪的流淌是徒劳的,表现了无奈的哀伤。
  6. 戏马尚高台: 提到曾经的繁华与荣耀,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
  7. 阅兴亡潮去潮来: 经过历史的兴亡,感慨世事无常。
  8. 试问黄花应解道: 质疑黄花在这种情境下的意义。
  9. 从此后,不须开: 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似乎不再需要用花来寄托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晴雷”比喻内心的情感波动。
  • 拟人: “风箨乱霜阶”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 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结合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历史的兴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无奈的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风箨: 象征变化与无常。
  2. 霜阶: 传达冷峻与孤独。
  3. 茱萸: 代表思乡与传统。
  4. 黄花: 象征长寿、思念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袁思亮的《唐多令·九日和子有》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乡与无奈
    • C. 对未来的憧憬
    • D. 对爱情的渴望
  2. 诗中提到的“茱萸”在重阳节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忘记过去
    • B. 辟邪与思念
    • C. 丰收与喜庆
    • D. 友谊与团聚
  3. “试问黄花应解道”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态度?

    • A. 希望
    • B. 无所谓
    • C. 失望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2.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兄弟情谊的温暖。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通过描绘猎场的欢快,与袁思亮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宋词三百首》
  3. 《近现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吊厓山 浯溪 浯溪 初过大散关马上作 伯升病君逢遵道送归 病起吟残菊 汴渠 彼县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机而行 音字旁的字 阴疑阳战 山斋 蜾匾 趣严 麻字旁的字 松薪 无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辞简理博 抵还 激薄停浇 当机立决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