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1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6:12
何处辨春声,香街箫鼓声。
旅魂惊顾影无声。
往事如烟愁似水,
蓦又听,唤儿声。
倚枕暗吞声,
谁能为此声。
绕风檐寒铎声声。
凄咽丁宁千万遍,
都幻作,断肠声。
在何处能够辨别春天的声音呢?
街道上响起了悠扬的箫声和鼓声。
游子在异乡惊慌地回头,却只看到无声的影子。
往昔的事如烟般消散,愁苦似水般流淌,
忽然又听到,孩子的呼唤声。
我倚着枕头默默地吞下心中的声音,
谁能够为我解开这无奈的声音呢?
阵阵寒风中,檐下的钟声一声声地响起。
我凄凉地反复吟唱着丁宁的旋律,
所有的声音都化作了断肠的悲鸣。
作者介绍:丁宁,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常常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个人情感的揭示。
创作背景:这首《唐多令》写于一个春日的午后,诗人正身处异乡,思念故乡,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内心的孤寂。
《唐多令》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子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开头的“何处辨春声”便引出了整个诗的主题,春天的声音与游子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失落。接着,诗人描绘了街头的箫鼓声,热闹的场景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往事如烟愁似水”一句,隐喻着对过往的无奈与惆怅,时光如烟,往事难以追溯。此处的意象极具诗意,表现出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随着“唤儿声”的出现,诗人似乎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但随之而来的仍是孤独的回响,暗示着对亲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几句“凄咽丁宁千万遍,都幻作,断肠声”,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达了深沉的悲痛与失落,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绝望的情感,令人动容。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心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现了对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无奈,以及对亲情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香街”代表什么?
“往事如烟愁似水”中的“烟”是比喻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都幻作,断肠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