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0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02:21
刘令兴多常步履,
柴桑事少但援琴。
皎然闲招法侣从山寺,
每掇幽芳傍竹林。
皎然卷帘只爱荆峰色,
入座偏宜郢客吟。
崔逵谁许近来轻印绶,
因君昨日悟禅心。
刘令兴常常外出游历,柴桑的事务不多,但他还是喜欢弹琴。皎然在山寺中悠闲地招呼道侣,常常在竹林旁采摘幽香的花草。皎然卷起窗帘,只喜爱荆山的风景,坐下时正好适合郢地的客人吟哦。崔逵为何允许你轻易地来此,因你让我在昨日领悟了禅的心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30年,卒于公元799年,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作山水田园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时期,诗人多游览山水,寄情于自然。皎然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禅理的领悟。
《重联句一首》展现了皎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全诗以刘令兴、崔逵为引,展现出友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和谐景象。诗中以“柴桑事少但援琴”开篇,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透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寺的生活,悠然自得,闲招法侣,采摘幽芳,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卷帘观荆峰的细节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领悟。最后两句提及崔逵,表达出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对禅理的领悟,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高雅情趣和对生活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珍惜,同时也表现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禅理的思考,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刘令兴”是指?
A. 一位常常游历的朋友
B. 一位著名的诗人
C. 一位道士
诗中“皎然卷帘只爱荆峰色”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喜爱?
A. 朋友
B. 自然景色
C. 文化
“因君昨日悟禅心”中的“君”指的是?
A. 自己
B. 崔逵
C. 刘令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