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3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3:01
雪净阴山片月孤,数声羌笛起单于。不堪吹作梅花调,少多中原客在胡。
雪后,阴山上空旷的月光显得格外孤独,远处传来几声羌笛,仿佛在唤起单于的回忆。那曲调让人难以忍受,似乎是梅花的旋律,却又让人想起了许多中原的客人在边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单于”是匈奴的统治者,常被用来象征北方的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对立。羌笛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常用于表达忧伤和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王恭(约1510年-约1580年),字懋德,明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反映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中原与边疆民族关系复杂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感受及对中原故乡的思念之情。
《胡儿吹笛》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北方雪后的寂静与孤独,起首以“雪净阴山片月孤”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阴山在雪后显得格外空旷,月亮孤独地照耀着大地,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下来,诗中提到的“数声羌笛”不仅是对边疆生活的描写,更是引发了诗人对中原的思念。笛声悠扬,却又让人感到惆怅,似乎在诉说着游子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怀念。
“梅花调”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暗含着距离和隔阂的悲哀。“少多中原客在胡”,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中原人与边疆的隔离,及其身处异乡的失落感。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浓厚的思乡情怀和对生活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后的阴山景象和羌笛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雪净阴山片月孤”中“片月”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恭的《胡儿吹笛》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均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前者通过羌笛声引发思乡情,而后者则是通过夜泊的静谧,描绘内心的感受。两者都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家乡的眷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