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57
棹歌行
作者: 骆宾王 〔唐代〕
写月涂黄罢,凌波拾翠通。
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
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
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
秋帐灯华翠,倡楼粉色红。
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秋意的景象,月光洒在水面上,轻舟荡漾,仿佛在波中捡拾翠绿的水草。镜子般的花影在阳光下摇曳,身上的香气随着荷风飘荡。叶子繁密,船只难以行驶,而稀疏的莲花使得湖面显得空旷。凤求凰的媒介羞于自我托付,鸳鸯的双翼却难以尽诉心中的怨恨。秋夜的帐子下,灯光透出翠绿,倡楼的粉色显得格外芬芳。思念之情无以倾诉,唯有在这棹歌中流露。
作者介绍:骆宾王,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年轻时的俊才而闻名,曾在诗坛上引起广泛关注。他的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感情。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骆宾王的青春时期,正值唐代盛世,社会繁荣,文人墨客往来频繁,诗歌创作活跃。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复杂的情感。
《棹歌行》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中以水为背景,描绘了月光、花影、荷香等自然景象,营造了一个静谧而又富有情感的环境。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月色和水面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第二部分则转向情感的表达,鸳鸯的双翼和凤媒的羞涩暗示了恋爱中的无奈与困惑。在整体结构上,诗歌采取了对称的方式,前后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象网络。
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尤其在“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一句中可见,诗人将内心的相思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展现了唐代诗歌中常有的细腻与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凤媒”指的是什么?
A. 媒介
B. 鸳鸯
C. 船只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爱情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感慨
“相思无别曲”的意思是?
A. 相思之情无以倾诉
B. 分离的歌曲
C. 相爱的曲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