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商山东于岭僧

《赠商山东于岭僧》

时间: 2025-04-30 20:32:55

诗句

商岭东西路欲分,两间茅屋一溪云。

师言耳重知师意,人是人非不欲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2:55

原文展示:

赠商山东于岭僧
李廓 〔唐代〕
商岭东西路欲分,
两间茅屋一溪云。
师言耳重知师意,
人是人非不欲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商岭东西两条路即将分开,路旁有两间茅屋和一条溪水流淌。师父说我耳朵重,知道他的用意,但世事变迁,人事也变得不再想去听闻。

注释:

  • 商岭:指商山与岭南的山脉,地理名称。
  • 东西路欲分:东西两条道路即将分开,象征着人生的选择或分离。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简单房屋,象征朴素的生活。
  • 溪云:溪水与云彩,描绘自然景象。
  • 耳重:指耳朵听得很重,可能隐喻为心中有事。
  • 人是人非:人世间的变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
  • 不欲闻:不想去听或关心这些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廓,唐代诗人,少有名作,多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作品传世,体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廓与岭僧的交往中,可能是对人生阶段的思考,反映出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悟,尤其是在面对选择和分离时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开篇的“商岭东西路欲分”即刻引人深思,预示着人生的选择与分岔。两间茅屋在溪云间的静谧场景,令人感到生活的宁静与简单。然而,随着“师言耳重知师意”的引入,诗人将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外界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师父教诲的反思与理解。最后一句“人是人非不欲闻”则刻画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淡漠与无奈,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景象中蕴含着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商岭东西路欲分:描绘出地理的分岔,暗喻人生的选择。
  2. 两间茅屋一溪云: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田园图,突显简朴的生活。
  3. 师言耳重知师意:反映出对师父教诲的理解,表明内心的思考。
  4. 人是人非不欲闻:表达对人世间变化的无奈与释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西路欲分”和“两间茅屋一溪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以“耳重”比喻内心的负担,形象生动。
  • 对比: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复杂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选择与变化,反映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师长教诲的思考与对人情冷暖的淡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商岭:象征人生的旅程与选择。
  • 茅屋:代表朴素的生活态度。
  • 溪云: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商岭东西路欲分”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人生的选择
    • B. 自然的景色
    • C. 对师父的尊敬
  2. “耳重”在诗中隐喻了什么?

    • A. 重听
    • B. 内心的负担
    • C. 学习的态度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人生的美好
    • B. 人情的冷暖
    •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探讨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杜甫《春望》:通过对时局的感慨,体现了对社会变迁的关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廓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岸梨花 游仙游山 北亭卧 感春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新春江次 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 登龙昌上寺望江南山,怀钱舍人 闲游 听歌六绝句。水调(第五遍乃五言调调韵最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泪痒 目所未睹 革字旁的字 兔辉 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悉索敝赋 食字旁的字 轻轻易易 采字旁的字 滚滚滔滔 效忠 兑便 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田籍 二意三心 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