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0:48
新居秋夕寄李廓
作者: 姚合
羁滞多共趣,屡屡同室眠。
稍暇更访诣,宁唯候招延。
愧君备蔬药,识我性所便。
罢吏童仆去,洒扫或自专。
古巷人易息,疏迥自江边。
幸当中秋夕,复此无云天。
月华更漏清,露叶光彩鲜。
四邻亦悄悄,中怀益缠绵。
兹境罕能致,居闲得弥偏。
数杯罢复饮,共想山中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新居中与朋友李廓共度秋夜的情感。诗人感到羁旅生活中有许多趣味,常常与朋友同眠。偶尔有空闲时,也会去拜访朋友,而不是单等邀请。诗人对李廓的关照感到愧疚,知道他为自己准备了蔬菜和药品,十分贴心。诗人决定让仆人离开,自己打理家务。古老的巷子里人们容易安静下来,环境清幽,靠近江边的地方更是疏朗。恰逢中秋夜,天空无云,月光透彻,露水滴落在树叶上,光彩夺目。邻居们也都静悄悄的,诗人的心情愈加缠绵。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得的闲暇时光让人感到格外珍惜。几杯酒下肚,诗人和朋友一起回忆山中的日子,感慨万千。
姚合,字子良,号青阳,唐代诗人,生于长安。诗风清新隽永,擅长描写山水景物和人际情感。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情感,也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此诗写于诗人新居落成之际,恰逢中秋,面对秋夜的宁静与明月,诗人寄情于自然,同时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激。这种在新居中与友共度佳节的情景,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开篇即以“羁滞多共趣”引入,展示了诗人虽身在异乡,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让他感到幸福。诗中频繁的“屡屡”“稍暇”等词语,传达出一种温馨的友谊气氛,表现出诗人与李廓之间的亲密无间。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对李廓的愧疚之情愈发明显,特别是“愧君备蔬药”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关怀的体贴和自己的感激之情。这种情感不仅是对友谊的珍视,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重视。
当描绘到中秋夜的景象时,诗人笔触一转,描绘出一幅月明清露的美丽画面。“月华更漏清,露叶光彩鲜”,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那种宁静致远的秋夜情怀。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而又灵动,既有对友人情谊的深刻表达,也有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最终在“数杯罢复饮,共想山中年”中达到情感的高潮,传达出一种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秋夕图景。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情、生活的细腻与自然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在中秋佳节与友人共度的快乐与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提到“古巷”,它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喧嚣
B. 宁静
C. 热闹
D. 孤寂
“月华更漏清”中的“漏”指的是:
A. 渗透
B. 流淌
C. 洒落
D. 滴落
诗人对李廓的感情主要体现在哪一句?
A. 数杯罢复饮
B. 愧君备蔬药
C. 幸当中秋夕
D. 古巷人易息
此诗词的解读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表达。希望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那份温馨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