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18
浣溪沙(次韵戏马梦山与妓作别)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罗袜生尘洛浦东。
美人春梦琐窗空。
眉山蹙恨几千重。
海上蟠桃留结子,
渥洼天马去追风。
不须多怨主人公。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诗人在洛浦东岸,看到一位美人因春梦而空留遗憾的情景。美人的眉头因心中忧愁而紧蹙,愁绪如山般重叠。海上的蟠桃树上留有桃子,渥洼的天马则在追逐风的方向飞奔而去。诗人劝告自己不必过多怨恨自己的主人。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季常,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词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见长。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南宋时期,诗人可能处于离别的情境,表达了对美人和轻松生活的怀恋与不舍。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意象的构建,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离别的惆怅。开头“罗袜生尘洛浦东”,通过显现袜子沾上尘土,传达了美人出行的痕迹,隐喻着即将到来的离别。接着“美人春梦琐窗空”,将美人的梦境与现实的空虚对比,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美好瞬间的逝去。词中“眉山蹙恨几千重”深刻地表达了美人的愁苦,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后半部分通过“海上蟠桃留结子”与“渥洼天马去追风”,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传达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尾一句“不须多怨主人公”,则是一种自我安慰,似乎在说,不必怨恨命运的安排,接受现实,便是对人生的豁达与释然。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示了宋代词人的个人情感与社会风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主题集中在离别与怀念,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宋代词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认知。
诗词测试:
“罗袜生尘”中的“生尘”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蟠桃”象征什么?
诗人对现实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细腻,张孝祥则更具豪放与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