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1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15:34
绛都春
作者: 陈郁〔宋代〕
晴天媚晓。正禁苑乍暖,莺声娇小。
柳拂玉阑,花映朱帘韶光早。
熙朝多暇舒长昼。庆圣主新颁飞诏。
贻谋恩重,齐家有训,万邦仪表。
偏称宫闱欢笑。酿和气共结,天香缭绕。
侍宴回车,韶部将迎金莲照。
鸡鸣警戒丁宁了。但管取咸常同道。
东皇先报宜男,已生瑞草。
在晴朗的早晨,园中的景色格外迷人,春意盎然,黄莺的鸣叫声轻柔动听。
柳枝轻拂着玉质的栏杆,花影映照在朱红的帘子上,春光早已到来。
朝廷的气氛轻松愉悦,长日的时光令人心旷神怡。喜庆的圣主新颁了旨意。
恩泽深厚,家规严谨,国家风范显赫。
更有宫中欢声笑语,和谐的气氛交织在一起,芬芳四溢。
在宴会上,乐队回旋,迎来了金莲的光辉。
鸡鸣声响起,警惕地提醒着大家,还是要安心平常的生活。
东皇早已传来吉兆,预示着将有宜男之子,瑞草已然生长。
陈郁,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春日景象,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绛都春》创作于春天,表达了对春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安定。诗中提到的“庆圣主新颁飞诏”,体现了对统治者的感激和对国家繁荣的赞美。
《绛都春》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篇通过“晴天媚晓”引入清晨的美丽,紧接着描绘禁苑中的莺声与花影,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诗中对柳拂玉阑、花映朱帘的细致描写,流露出对春日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同时,诗中提到的“庆圣主新颁飞诏”,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赞美,也暗示了国家的安定与繁荣。接下来的“偏称宫闱欢笑”,增强了诗的和谐感,表现了宫廷生活的宁静与愉悦。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鸡鸣警戒”提醒人们保持警惕,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
整体来看,《绛都春》不仅是一首春日的颂歌,更是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祝福,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国家繁荣与安宁的祝愿。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诗中的“晴天媚晓”意指:
A. 晴朗的白天
B. 美丽的清晨
C. 明亮的夜晚
D. 阴雨的天气
“酿和气共结,天香缭绕”中的“天香”主要指:
A. 美丽的花香
B. 人间的和谐
C. 天上的星光
D. 吉祥的气息
“东皇先报宜男”中的“宜男”是指:
A. 好儿子
B. 老人
C. 好女人
D. 吉祥的动物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郁的《绛都春》更偏于描绘春日的生机与和谐,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索。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前者更注重环境描写,后者更重视情感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