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6:22
竹房分半席,流水白云间。
丹灶余千载,青鞋第几山。
有时多解悟,无发得高间。
因笑尘中客,重逢改旧颜。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竹子搭建的房子里摆着一半的席子,流水和白云相伴。丹灶(炼丹的炉灶)留存了千年,穿着青鞋的人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山。偶尔会有顿悟的时刻,但却无法到达更高的境界。因为对尘世中的客人一笑,重逢时已改换了旧时的容颜。
林景熙,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多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与道理追求。
本诗写于隐士生活的背景下,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哲理的追求。诗中透出一种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感悟,表现了隐士不拘泥于世俗的洒脱态度。
林景熙的《答山中侃上人》将隐士的生活与内心感受完美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竹房分半席”描绘了隐士的简朴居住环境,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能听见竹子摇曳的声音和流水的潺潺。接着,诗人用“流水白云间”写出环境的宁静与和谐,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丹灶余千载,青鞋第几山”两句则引出了隐士对长生与修行的思考,丹灶象征着对不朽的追求,而青鞋则是隐士生活的写照,表现了他在山间游历的简朴与求索。接下来的“有时多解悟,无发得高间”则是诗人对自己修行感悟的反思,虽然偶尔有领悟,却仍感到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表现了对自我要求的执着与不甘。
最后两句“因笑尘中客,重逢改旧颜”则展现了诗人与世俗的关系,虽然对世俗生活有所疏离,但在重逢时却感受到岁月的变化,突显出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思考,体现了林景熙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真谛的探求。
整首诗表达了隐士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世俗的淡泊。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述与哲理的思考,诗人展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真理的追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诗中提到的“丹灶”象征什么?
A. 世俗生活
B. 修行与长生
C. 诗人的身份
“竹房分半席”描述了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A. 奢华
B. 简朴
C. 繁华
诗人对“尘中客”的态度是?
A. 亲近
B. 轻松
C. 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