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0:27
云岩
作者: 章谦亨 〔宋代〕
造化雕镌巧,真成一洞天。
曾将修蟒逐,却许蛰龙眠。
石现金刚足,泉流仙客田。
炷香吾道者,色体尚依然。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奇妙造化,仿佛塑造出一个人间仙境。曾经追赶着修长的蟒蛇,如今却让栖息的龙安然入睡。岩石金光闪烁,泉水潺潺流淌成仙人的田园。燃香的道士,依旧保持着那种原始的状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章谦亨(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精致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着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云岩》创作于章谦亨的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道教思想的认同。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云岩》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道教哲学的深邃。首句“造化雕镌巧,真成一洞天”,将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间仙境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曾将修蟒逐,却许蛰龙眠”,则通过对比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珍视,蟒蛇与龙的象征意义不仅代表了自然的不同面貌,也暗示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石现金刚足,泉流仙客田”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美感,金刚石的坚硬与泉水的流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与和谐。同时,炷香的描写不仅展示了道士的修行,更象征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礼赞及对道教思想的向往,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
逐句解析:
造化雕镌巧,真成一洞天。
这句描绘了自然的巧妙造化,仿佛形成了一个世外桃源。
曾将修蟒逐,却许蛰龙眠。
表示曾经追逐长蛇的激烈,现在却让沉睡的龙安然存在,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
石现金刚足,泉流仙客田。
通过金刚石的坚固和泉水的流动,展现了自然的两种面貌,营造出和谐的意境。
炷香吾道者,色体尚依然。
最后一句将道士的修行和自然结合,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认同与追求。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道教精神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洞天”象征什么?
“炷香吾道者”中的“道者”指的是?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