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18
冬夜题旅馆
作者:钱起 〔唐代〕
退飞忆林薮,乐业羡黎庶。
四海尽穷途,一枝无宿处。
严冬北风急,中夜哀鸿去。
孤烛思何深,寒窗坐难曙。
劳歌待明发,惆怅盈百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夜旅馆中,思念故乡的沉重心情。回想起曾经的飞鸟与林间的乐趣,感觉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令人羡慕。此时此刻,四海之内都已是穷途末路,自己却无处可归。寒冬北风呼啸,夜半时分,孤雁哀鸣而去。独自一烛思念深重,寒冷的窗前坐到天亮都难以看到曙光。劳作的歌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忧虑。
诗中提到的“哀鸿”,引自古代文人对孤雁的描写,常用来比喻孤独与离别的情感。而“黎庶”则体现了对平民百姓朴素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原籍吴郡,后移居江宁。其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和景物的生动描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冬夜旅馆中,作者身处异乡,思念故乡,情感深沉,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人生无常的感受。
《冬夜题旅馆》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冬夜的旅馆中,面对寒冷的北风,感受着孤独与无奈。开头的“退飞忆林薮”不仅勾起了对自然景色的怀念,也暗示了对过往生活的依恋与追忆。诗人对于百姓安居乐业的羡慕,反映了他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渴望。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描绘了严酷的冬夜环境,孤烛微光下的沉思,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与困惑。
在全诗的最后,诗人用“劳歌待明发”总结了他的心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不确定性。整首诗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困惑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一种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退飞”指的是什么?
A. 飞鸟归巢
B. 退隐山林
C. 离去的旅人
诗人对“黎庶”的态度是?
A. 嫉妒
B. 羡慕
C. 无所谓
“寒窗坐难曙”意指?
A. 生活富裕
B. 感到孤独难熬
C. 期待明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