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8:39
原文展示:
潼关 谭嗣同 〔近代〕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高高的云层就围绕着这座城池,秋风将马蹄声吹散。 河流在大野中奔流,仍然觉得受到束缚,山脉进入潼关后,依然不平坦。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诗人。他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因变法失败被清政府处死。谭嗣同的诗歌多表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变法图强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壮丽景色,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变法图强的渴望。潼关位于陕西省,是古代军事要塞,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争的前线,因此也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安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潼关为背景,通过描绘高云、秋风、河流和山脉等自然景象,展现了潼关的雄伟和壮丽。诗中“终古高云簇此城”一句,既表现了潼关的古老和庄严,又暗示了历史的厚重和国家的命运。“秋风吹散马蹄声”则通过声音的消失,传达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后两句“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则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不满和对变法图强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近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潼关的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变法图强的渴望。诗中通过对高云、秋风、河流和山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沧桑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现了对国家现状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终古高云簇此城”中的“终古”是什么意思? A. 自古以来 B. 永远 C. 高高的 D. 围绕
诗中“秋风吹散马蹄声”中的“马蹄声”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历史 C. 变迁 D. 回忆
诗中“河流大野犹嫌束”中的“犹嫌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满足 B. 不满 C. 自由 D. 束缚
诗中“山入潼关不解平”中的“不解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平坦 B. 不平坦 C. 稳定 D. 不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