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3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30:46
探芳信·坐清昼
作者: 张炎 〔宋代〕
坐清昼。正冶思萦花,馀酲倦酒。
甚采芳人老,芳心尚如旧。
消魂忍说铜驼事,不是因春瘦。
向西园,竹扫颓垣,蔓萝荒甃。
风雨夜来骤。叹歌冷莺帘,恨凝蛾岫。
愁到今年,多似去年否。
旧情懒听山阳笛,目极空搔首。
我何堪,老却江潭汉柳。
在清静的午后,我坐在那里,思绪缠绕在花间,饮酒后的微醉依然未消。
采花的姑娘虽然已老,但她的芳心仍如往昔。
我的心情沉重,忍不住提起铜驼之事,然而这并非因为春天的憔悴。
向西园望去,竹子扫过颓垣,蔓藤杂草覆盖着石阶。
昨夜的风雨来得急促,叹息间冷莺在帘幕背后歌唱,怨恨那凝聚的云岫。
愁绪到今年,似乎比去年更加沉重。
对旧情懒于倾听山阳的笛声,目光遥望无际,惆怅地搔首。
我怎能承受,已老去的江边杨柳。
张炎,字子昂,号若水,宋代词人,生于北宋时期,晚年生活于南宋。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融入对自然的观察。
《探芳信·坐清昼》创作于张炎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处于人生的黄昏期,诗人面对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内心感到惆怅与无奈。
《探芳信·坐清昼》以其清新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青春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坐清昼”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的午后,正是思绪纷飞的时刻。诗中多次提及“芳人老”,不仅突显了时间的无情,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对情感的影响。张炎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如“竹扫颓垣”和“风雨夜来骤”,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氛围,映衬出内心的忧愁。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愁到今年,多似去年否”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焦虑。尽管旧情仍在心中,但“旧情懒听山阳笛”又反映出一种对美好往事的无奈和淡漠。最后一句“我何堪,老却江潭汉柳”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与苦涩,形成了全诗情感的高潮。
整首词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写和自然景物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时间、青春、记忆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人文内涵。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现了对岁月无情的深刻思考。
“坐清昼”中“清”字的意思是:
A. 明亮
B. 宁静
C. 冷淡
D. 干净
“芳心尚如旧”中的“芳心”指的是:
A. 年轻人的心
B. 采花女子的心
C. 美好的回忆
D. 诗人的心
全诗的主题是: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青春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自然的描绘
张炎《探芳信·坐清昼》与李清照《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