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2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28:35
胡人猎图歌
作者: 何景明 〔明代〕
边沙萧萧天北风,高林昼屯鞍马雄。
胡人装束身手健,真与此图形貌同。
冬寒猎傍长城窟,城下平原日将没。
呼鹰放犬无不为,数骑弯弓竞驰突。
月高琵琶海西城,拂庐雪乾氍毹轻。
金钟虏酒亦易醉,玉踠胡骝骄不行。
白发老胡黄战裙,抽箭仰视天山云。
众中若认射雕手,汉家谁是李将军。
这首诗描绘了北风呼啸的边疆,边沙上马匹雄壮,胡人身着猎装,体格健壮,似乎与画中的形象一模一样。冬天寒冷,猎人们在长城旁的洞穴附近猎捕,傍晚时分,平原上日头渐沉。猎人们呼唤鹰隼,放出猎犬,各种猎物为之奔波,骑士们弯弓射箭,奋力追逐。月光洒在西城琵琶上,拂去雪霜,轻柔如氍毹。金钟里的胡酒容易使人醉倒,而骏马却不愿意奔驰。白发老胡身穿黄色战裙,举箭仰望天山的云朵。人群中,若有人能认出那射雕的高手,汉朝的将军李广又会是谁呢?
作者介绍
何景明,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其作品多以边塞诗闻名,表现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时代背景为明朝与外族(如蒙古等)的对峙与冲突,反映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对勇猛猎人的赞美和对民族精神的思考。
《胡人猎图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边疆猎人的生活状态。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有自然的壮丽,也有人物的英勇勃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边境北风呼啸的荒凉,彰显了环境的艰苦,但同时也展示了胡人狩猎的英姿,表现出他们的健壮与勇猛。后半部分,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胡人生活的热烈与豪放,尤其是酒醉后那种狂放不羁的状态,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
此外,诗中提到的李将军,作为历史人物的象征,代表了汉族的勇敢与智慧,体现了诗人对汉民族英雄气概的向往与追忆。这种对比不仅是文化上的,也是情感上的,展现了诗人对民族身份的思考与认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表现边疆民族的英勇与豪放,同时通过对胡人和汉将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胡人”主要指的是哪一类人?
A. 汉族
B. 外族
C. 商人
D. 农民
诗中提到的“李将军”是谁?
A. 董卓
B. 李广
C. 曹操
D. 刘备
诗中描绘的猎人活动主要是在什么季节进行?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表现了边塞的壮丽与战争的豪情,二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胡人猎图歌》更侧重于猎人的生活状态,而《出塞》则更强调战争的悲壮与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