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濬上人

《送濬上人》

时间: 2025-05-02 20:01:49

诗句

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

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1:49

原文展示:

送濬上人
木落前山霜露多,
手持寒锡远头陀。
眼看庭树梅花发,
不见诗人独咏歌。

白话文翻译:

送别濬上人
树木已经落叶,前山上霜露滋生,
他手持寒锡,远行的头陀。
我看着庭院中的梅花绽放,
却看不见诗人独自吟唱的身影。

注释:

  • 木落:树木的叶子掉落,表示秋天的来临。
  • 前山:指眼前的山,体现出自然的景色。
  • 霜露多:霜和露水都很多,强调天气的寒冷。
  • 寒锡:指僧人手中的锡杖,象征着修行的身份。
  • 头陀:指修行者,通常是和尚。
  • 庭树梅花发:庭院中的梅花开放,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不见诗人:表达对诗人不在的惆怅。

典故解析:

“梅花”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清高的品格。诗中提到的“寒锡”与“头陀”均指向修行者的身份,展示了诗人与修行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商,唐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而闻名,常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结合为主题。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在秋冬交替之际,刘商送别一位修行的朋友,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送濬上人》通过简练的笔触描绘了秋冬时节的自然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诗的开头“木落前山霜露多”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萧索的氛围,正是这种氛围衬托出送别的情感。随着季节的变换,梅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然而“不见诗人独咏歌”则浸透了孤独与惆怅,仿佛在诉说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思念。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秋冬的寒冷与春天的生机之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木落前山霜露多”:描绘秋冬交替时树木落叶的景象,前山上霜露增多,象征着天气的寒冷。
    2. “手持寒锡远头陀”:提到修行者手持寒锡,暗示他是个高洁的人,远行的同时也反映出他不畏艰难的精神。
    3. “眼看庭树梅花发”:转而描写庭院中梅花的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带来生命的希望。
    4. “不见诗人独咏歌”:最后一句表达出诗人的孤独感,虽然春天来临,但却没有人可以分享这份美好。
  • 修辞手法

    • 对比:秋冬的萧瑟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梅花象征坚韧和希望,寒锡象征修行者的清高与孤独。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惜别,以及对生命与自然变化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木落:象征着逝去的时光和生命的无常。
  • 霜露:寒冷的气候,映衬了离别的哀伤。
  • 梅花:象征着希望与生机,尽管环境寒冷,依然勇敢绽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锡”指的是什么?
    A. 寒冷的锡器
    B. 修行者的锡杖
    C. 冬天的石头

  2. 诗人看到什么花在开放?
    A. 桃花
    B. 梅花
    C. 牡丹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静夜思》 by 李白
  •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商的《送濬上人》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二者都表达了送别情感,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后者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未来的期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友人酬寄 上刑部卢员外 奉和翁文尧戏寄 塞下 寓言 寄友人山居 寄边上从事 催妆 送人明经及第东归 下第出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鼠字旁的字 春风中坐 彰示 眵目糊 蓬筚生光 存心不良 至小无内 戴清履浊 角字旁的字 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养夜 烹煮 穷苗苦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