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0:08
下第后上李中丞
作者:赵嘏
落第逢人恸哭初,
平生志业欲何如。
鬓毛洒尽一枝桂,
泪血滴来千里书。
谷外风高摧羽翮,
江边春在忆樵渔。
唯应感激知恩地,
不待功成死有馀。
落第时遇人便痛哭,
我一生的志向又该如何呢?
鬓发已白如同一枝桂花,
泪水和血滴洒成千里书信。
山谷外的狂风摧残着羽翼,
江边的春天让我怀念樵夫和渔夫。
唯有感激知恩的地方,
不必等到功成名就才有余地。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樵渔”指的是古人隐居山林、捕鱼捞藻的生活,表达人生的另一种选择和对自然的向往。桂花在古代常象征高洁和志向。
作者介绍:
赵嘏,字子昂,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落第之后,表达了对人生理想和前途的迷茫,同时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表达了落第后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理想的追求的反思。开头一句“落第逢人恸哭初”即点明了诗人的落魄,情感真挚,令人动容。诗人在失落中追问自己一生的志业,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奈与迷惘。接下来的“鬓毛洒尽一枝桂”则用强烈的视觉意象,展现了岁月的流逝和理想的破灭,表现出作者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理想未遂的悲哀。
“泪血滴来千里书”更是将个人的悲伤与理想的追求相结合,表明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渴望。后面的“谷外风高摧羽翮”则描绘了外界的压力与内心的挣扎,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无奈与困境。
最后两句“唯应感激知恩地,不待功成死有馀”转而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意义,即使未能功成名就,仍应感激生活中的点滴,反映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在失意的时刻,也要懂得感恩,珍惜当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泪血滴来千里书”中的“泪血”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樵渔”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