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4:07
一泓秋水千竿竹,
静得劳生半日身。
犹有向西无限地,
别僧骑马入红尘。
这是一泓秋水,映衬着千根竹子,
如此宁静,使得我在这里安静地度过了半天的时光。
仍然有一个向西而去的无尽的方向,
那位和尚骑马走入了红尘俗世。
“红尘”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世俗的纷扰与烦恼。诗中和尚的形象也常常与超然的生活相联系,暗示一种出世的理想与世俗的对比。
《发柏梯寺》是赵嘏的一首清新脱俗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水和竹林,营造出一种静谧的自然氛围。首句“一泓秋水千竿竹”中,秋水如镜,竹影摇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生向往。第二句“静得劳生半日身”则表达了诗人在此宁静环境中忘却尘世烦恼的感受,仿佛时间在此凝固,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安宁。
然而,第三句“犹有向西无限地”却将读者拉回现实,诗人意识到无尽的道路与选择,仿佛在提醒人们,尽管自然宁静,生活依然充满挑战与变数。最后一句“别僧骑马入红尘”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尚的离去象征着对尘世的告别,也暗示着修行与世俗之间的永恒冲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既有宁静的美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省,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对人生、对世俗的思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纷扰的无奈,呈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一泓秋水千竿竹”中的“泓”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红尘”指的是?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