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7:30
鹧鸪天 其二 吊闻一多遇难处
作者: 蔡淑萍
不复殷殷旧血痕,
回头咫尺即家门。
书斋已是无宁日,
天下焉容系暴君!
瞻短碣,忆遗文,
凛然民主自由魂。
哲人已逝征程远,
百感苍茫谁与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状的不满。过去那些鲜血淋漓的痕迹不再,但回头看看,家门就在眼前。书房里已经没有安宁的日子,天下怎能容忍暴君的存在!望着短短的碑石,回忆起逝去的文人,心中充满了对民主与自由精神的追求。哲人已逝,征途遥远,心中百感交集,却没人与我诉说。
蔡淑萍是当代诗人,以其深刻的历史感与社会责任感著称。她的诗歌常常关注社会现实,用敏感的笔触描绘人性的挣扎与希望。
此诗写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背景是对一多(著名诗人、学者)遇难的悼念,隐含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的复杂情感。
蔡淑萍的《鹧鸪天 其二 吊闻一多遇难处》是一首充满悲悯与思考的诗。诗的开头,作者通过“不复殷殷旧血痕”来暗示历史的伤痛已不复存在,但这种回忆却在心中挥之不去。家门近在咫尺,却无处安放心灵的归属,书斋中的无宁日则显现出对现实的无奈和绝望。这里,书斋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精神的象征,失去了安宁与自由的空间令人倍感压抑。
接下来的“天下焉容系暴君”,则是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控诉,表达了作者对暴政的痛恨和对民主自由的渴求。作者通过“瞻短碣,忆遗文”引入对历史的追忆,短小的碑石象征着对曾经英雄的铭刻,提醒人们不忘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最后两句则为整首诗提升了情感的深度,哲人的逝去让人感到生命的苍茫与无助,百感交集却无人与之倾诉,诗人在此展现了孤独与悲伤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的紧密联系,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以及对暴政的愤怒。诗人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呼唤社会的觉醒与变革,传达出深切的历史感与责任感。
诗中提到的“短碣”象征什么?
A. 家庭
B. 历史
C. 自由
“天下焉容系暴君”中的“暴君”指的是?
A. 朋友
B. 专制统治者
C. 学者
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什么态度?
A. 忘记
B. 追忆
C. 轻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