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1:21
画饼充餐必也虚。刻舟求剑决然无。
痴心密数人遗契,妄念重寻兔守株。
先圣迹,古人书。秕糠难作夜光珠。
万缘拂尽方知道,妙处那能说与渠。
这首诗表达了对虚妄和执念的反思。第一句“画饼充餐必也虚”意指用画饼来充饥是徒劳的;“刻舟求剑决然无”则讲述了在船上刻剑却无法找回的愚蠢行为。接着,诗人提到对人际关系的痴迷和对过去的执着,而“重寻兔守株”则是比喻对失去的事物的无意义追求。最后,诗人感叹古代先人的智慧和书籍的价值,最终意识到,舍弃一切纷扰,才能真正领悟深奥的道理,而这种妙处又难以用言语表达。
姬翼,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抒情和哲理见长,尤以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而著称。
《鹧鸪天》创作于元代,正是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虚妄和执念的批判,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这首《鹧鸪天》以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开篇通过“画饼充餐”和“刻舟求剑”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陷入的误区,表面上似乎在追求目标,实际上却是徒劳无功。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进一步深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与执念,尤其是对过去珍贵关系的执著,反映了人性的脆弱与无奈。
诗人最后的感悟则是通过“万缘拂尽”的释然,强调了放下执念的重要性。整首诗在叙述中贯穿着一种淡淡的悲凉,既有对世事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古人智慧的追溯,诗人不仅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反映了对当下生活的思考。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诗词的独特风格,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虚妄与执念,强调了放下与释然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理想与智慧的追求。
“画饼充餐”是用来比喻什么?
“刻舟求剑”表达了什么含义?
诗中提到的“万缘拂尽”意味着什么?
可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历史感与人生哲学上的异同,苏轼的诗中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而姬翼则更多地关注于个人内心的挣扎与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