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8:23
谁坐云头散雪花,纷纷丢在野人家。
初成玉粒沿畦落,后著梨英向屋斜。
湮小径,掩篱笆。偏生漏却是梅芽。
思来雪亦多情物,不忍新红随便遮。
谁在云头上洒下雪花,纷纷洒落在乡间人家的屋顶。
初时雪落成了玉粒,随后又在屋边的梨树上斜斜地挂着。
小路被雪掩盖,篱笆也被遮挡,偏偏露出的却是梅花的芽。
想来这雪也是多情的东西,不忍让新开的红花随便遮掩。
此诗中提到的“梅芽”与“雪”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春天即将来临,雪虽美丽却阻碍了春天的到来。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希望,正如在寒冷冬季中绽放。
崔荣江,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此诗创作于当代,正值冬季,作者通过描写雪花的飘落,表达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思考,反映了人们在自然变化中感受到的情感波动。
这首《鹧鸪天》通过雪花的描绘,展现了冬季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开头以“谁坐云头散雪花”引入,带有一种梦幻的色彩,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冰雪的世界。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用“初成玉粒”和“后著梨英”的意象,巧妙地将雪与春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法则。
诗中“湮小径,掩篱笆”描绘了雪后的宁静与无声,突显出自然的包容与温柔。而“偏生漏却是梅芽”一句,揭示了春天的希望,梅花在雪中显得格外珍贵,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最后的“思来雪亦多情物,不忍新红随便遮”,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雪虽美,却也不愿意掩盖即将绽放的花朵,表达了对生命与美的珍惜。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命的热爱。通过雪与梅花的对比,表达了冬去春来的希望,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诗中“谁坐云头散雪花”中的“云头”指什么?
诗中“湮小径,掩篱笆”表达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中梅芽的出现象征什么?
崔荣江的《鹧鸪天》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象上都有自然的描绘,但前者更注重季节交替的情感,而后者则在于对思乡情怀的表达。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