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1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15:48
明朝吾渡海,汝魄在它乡。
六七年华短,三千客路长。
招魂情黯黯,归骨事茫茫。
有子应年长,平生不汝忘。
我在明朝的时候渡过海洋,而你却在他乡漂泊。
六七年的时光实在短暂,三千里的旅途却是漫长无比。
我召唤你的灵魂,心中感到无比的忧伤,归来的骨骸却是不可知的事情。
我有一个儿子,应该已经长大,平生中我不会忘记你。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和著名诗人。他以忠诚和勇敢著称,特别是在抗击元朝入侵的过程中表现出色。他的诗歌多以爱国、思乡和忠诚为主题,风格悲壮且激烈。
《哭金路分应》写于文天祥被俘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死的哲学思考。诗中展现了他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并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哭金路分应》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作,展现了文天祥对亲人和故土的深切怀念。诗人在开头就以“明朝吾渡海”引入,表明自己已经身在异乡,而对故乡的思念显得愈发强烈。接下来的“六七年华短,三千客路长”则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对比,强调了他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漫长,反映出他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与无奈。
“招魂情黯黯,归骨事茫茫”这两句诗中,作者通过“招魂”这一意象,表达了他对已逝亲人的深切怀念,仿佛在呼唤着亡者的灵魂,而“归骨”的无奈则更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最后一句“有子应年长,平生不汝忘”则交织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往的坚持,显示出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怀有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亲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思考,深刻而动人,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无奈。同时,诗中也传递出一种人世间的爱与希望,体现了文天祥的爱国情怀与对家庭的责任感。
文天祥的《哭金路分应》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六七年华短,三千客路长”中的“客路”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归骨”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