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4:39
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
作者:韦应物 〔唐代〕
飞阁凌太虚,晨跻郁峥嵘。
惊飙触悬槛,白云冒层甍。
太阴布其地,密雨垂八纮。
仰观固不测,俯视但冥冥。
感此穷秋气,沈郁命友生。
及时未高步,羁旅游帝京。
圣朝无隐才,品物俱昭形。
国士秉绳墨,何以表坚贞。
寸心东北驰,思与一会并。
我车夙已驾,将逐晨风征。
郊涂住成淹,默默阻中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阁楼,清晨时分我正攀登其上,远眺四周的美丽山景。狂风猛然袭来,撞击着那悬挂的栏杆,白云逐渐覆盖了屋顶。月亮在大地上洒下阴影,密密的细雨从空中倾泻而下。仰望天空,无法预测未来,低头俯视,却只见一片朦胧。感受到这深秋的气息,我心情沉重,想要把我的思念寄托给远方的朋友。此刻正值时节,我还未能高高在上,仍在这异乡游荡。圣明的朝代没有隐蔽的人才,万物的品格都昭然若揭。国士手握公正的尺墨,如何才能表达他们的坚贞?我的心思向东北驰骋,渴望与朋友相会。而我的车早已准备好,想要追逐晨风的旅途。然而,郊外的道路因大雨而变得滞塞,默默地阻碍了我内心的情感。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典雅,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韦应物与友人李儋幼遐的交往过程中。在深秋的时节,诗人因雨而生感慨,寄情于友,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开篇描绘的“飞阁凌太虚”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更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随着诗句的推进,狂风和细雨的描写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展现出一种对未来不可预测的迷茫感。
诗中提到的“感此穷秋气”与“沈郁命友生”,将秋天的萧瑟和对友人的思念相结合,形成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时,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感,尤其是“羁旅游帝京”一句,彰显了他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在最后部分,诗人以“我车夙已驾,将逐晨风征”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尽管面临阻碍,诗人的心中依然充满希望。这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展现出韦应物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飞阁凌太虚”与“晨跻郁峥嵘”形成对仗,展现出诗歌的韵律美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阁”指的是:
A. 一座高楼
B. 一座寺庙
C. 一座城堡
D. 一座桥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自然的美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权力的渴望
“寸心东北驰”中的“东北”指的是:
A. 地理位置
B.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C. 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D. 诗人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韦应物与杜甫的作品均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但韦应物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的情感,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与历史的沉重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璀璨与深邃。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的诗意与韦应物的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