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8:59
寄刘尊师
韦应物 〔唐代〕
世间荏苒萦此身,
长望碧山到无因。
白鹤徘徊看不去,
遥知下有清都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到,人生在世,时光匆匆而过,令人无奈;作者遥望碧山,却因各种原因无法前往。诗中的白鹤在空中徘徊,似乎也在寻找某种归宿,而远方的清都(清净的地方)也让人心生向往。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出生于今江苏省。韦应物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人生经历多为仕途不顺,常有隐逸之志。
《寄刘尊师》写于韦应物与友人刘尊师之间的友谊,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此外,诗中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使得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愈加明显。
《寄刘尊师》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体现了韦应物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头的“世间荏苒萦此身”,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示了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意识到人生的短暂,时光如流水般难以把握,仿佛在提醒读者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接下来的“长望碧山到无因”,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但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折射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无奈。而“白鹤徘徊看不去”,通过形象的白鹤,诗人将自己的心情寄托于自然,白鹤的徘徊象征着一种对自由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一句“遥知下有清都人”,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温情,虽然身处尘世,但心中仍然向往那清净的生活,仿佛在告诉读者,心灵的归宿并不在于地理位置,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寄托,更是对自我心灵的追寻,展现了韦应物那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和理想追求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寄刘尊师》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韦应物
“世间荏苒”的意思是:
A. 世界清静
B. 时间流逝
C. 生活美好
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着:
A. 友谊
B. 自由与高洁
C. 财富
韦应物的《寄刘尊师》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友谊的思考,但韦应物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关注于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