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8:19
一萼红 其一 游农家
作者: 黄绮
世乱村居更羡贫。
往来邻近自成亲。
和风檐下离巢燕,
长日门前问路人。
留园地,放鸡豚。
青山解供四时春。
耕农别用桃符意,
只写庚辰或甲寅。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我更加羡慕那些过着贫穷村居生活的人。
邻里之间亲密无间,常常互相往来。
和煦的春风中,屋檐下的燕子离巢飞出,
我在门前悠闲地向路人询问消息。
在园中留下一片土地,养着鸡和猪。
青山明媚,四季都能享受春天的气息。
种田的农民不再用传统的桃符来祈福,
只是在日历上写下庚辰或甲寅的年份。
黄绮,现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表达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其作品反映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乡村宁静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混乱的反思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黄绮的《一萼红 其一 游农家》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宁静的乡村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乡土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诗人以“世乱村居更羡贫”引入,表现了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乡村的安宁和贫穷反而令人向往。这种反差不仅表达了对安稳生活的渴望,也隐含了对世事的无奈与感慨。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村民之间如亲人般的关系,突显了人际间的温暖与和谐。在“和风檐下离巢燕”的描绘中,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表现了生机与希望,营造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气息。而“长日门前问路人”,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仿佛在这个小村庄里,每天都可以与自然与人交融。
后半部分的描写更加细腻,通过“留园地,放鸡豚”展现了农村的自给自足,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享受。“青山解供四时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美好与丰饶,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感悟。最后两句中提到的“耕农别用桃符意”,则表明了时代的变化,传统的符号在现代生活中逐渐淡化,但农村的朴实依旧。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索,展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深切眷恋,兼具情感与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反映了在社会动荡和物质匮乏的背景下,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人际关系、自然环境的珍视,传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宁静的乡村画面,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
诗中提到的“离巢燕”象征什么?
诗人对村居生活的态度是?
诗中“世乱村居更羡”中的“贫”指代的是。
答案:贫;指代的是乡村的简单生活。
黄绮与王维在乡村生活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王维通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表现了自然的静谧,而黄绮则通过“留园地,放鸡豚”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细腻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