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5:14
踏莎行 其三
百年运数,一旦遭逢。
天涯长夜叹梦梦。
未惜宇宙托蜉蝣,
空余禾黍慨王风。
眼前靡靡,心上忡忡。
难免幽圜今固穷。
仰视青天与白日,
冥冥照我此丹衷。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苦闷。百年运数,转眼即逢命运的波折;在天涯海角的漫漫长夜中,叹息着梦境的虚幻。即使不惜宇宙的短暂,就像蜉蝣一般,留下的也只是对王风的感慨。眼前的景象令人感到迷惘,心中充满了忧虑,难免在这幽暗的境地中感到绝望。仰望着青天和白日,希望它们能照亮我这颗赤诚的心。
杨爵,明代诗人,生于晚明时期,擅长词赋和诗歌,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
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面临着个人生活的困扰和对时局的思考,表现出对命运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踏莎行 其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人在开篇提到“百年运数”,便引入了人生的哲学思考。短暂的生命如蜉蝣般易逝,令人感到惋惜与无奈。在漫长的夜晚,人与自我内心的对话更显得深刻,诗人对虚幻梦境的叹息,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力和对理想的渴望。
接着,诗人描写眼前的迷茫与心中的忧虑,展现了内心的挣扎和对未来的迷惘。尤其在提到“难免幽圜今固穷”时,诗人将自己困于现状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最后,仰望青天与白日,象征着对希望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真诚和美好的渴望,提升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个人在困境中对理想与真诚的追求,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渴望。
诗中“蜉蝣”比喻什么?
A. 长寿
B. 短命
C. 强壮
D. 美丽
“百年运数”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愤怒
C. 无奈
D. 自豪
以下哪一项不是诗中提到的意象?
A. 青天
B. 白日
C. 大海
D. 禾黍
可以将杨爵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在诗中表现的是豪情壮志与及时行乐的态度,而杨爵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命运无常的思考与内心的忧虑,展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