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5:53
龙升天,须浮云,今之仕者别有因。
察不待孝廉,科不必贤良。
一旦举之,牛下加之。
稠人族类钩连蒙溢恩,乳臭之子被冠簪。
嗟彼未遇时,里中豪士奴役之。
中人之家耻婚媾,饮宴列之为下宾。
并日一举火,往往釜生尘。
今者衔命归,县令负弩为先驱。
郡守伏道左,徒御何逡巡。
少长咸聚观,稍近遭呵嗔。
腰系双白璧,囊贮万黄金。
散金拓第宅,朝得西舍暮东邻。
少年强攀附,有踰骨肉亲。
白首墙东生,下帷良已勤。
短衣不掩胫,出汲行负薪。
我闻愤愤何能平,将欲叩帝而说陈,
天门九重河无津。
龙要升天,必须借助浮云,今天的仕途者有其特别的缘由。
考察不再需要孝廉,科举也不必贤良。
一旦被提拔,地位便如牛下加之。
人多的家族互相勾结,蒙受恩泽,幼稚的孩子也能佩戴官帽。
可叹那些未曾遇到好时机的豪杰,反而被乡里的权贵压迫。
中等人家的儿子羞于娶妻,宴席上被当作下宾。
日常一举火,锅中常生尘。
如今有人衔命而归,县令背着弓箭充当先锋。
郡守在道路一侧伏着,随从们为何迟迟不动。
无论年轻或年长的人都聚集观望,稍微靠近就遭到呵斥。
腰间系着双白璧,怀中装着万金。
散尽金钱修缮宅子,早上住西舍,晚上住东邻。
年轻人强行攀附,有的人甚至超过亲戚。
年老的在墙东生下帷幕,辛勤劳作已然勤勉。
短衣遮不住腿,出门挑水背柴。
我听闻心中愤愤不平,想要叩响天帝的门诉说我的苦衷,
可惜天门九重,河流没有渡口。
王廷陈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思考。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地位和仕途的复杂性促使王廷陈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刻反思。
《拟古龙升天须浮云》以龙的升天为引子,展现了当时仕途的不公与黑暗。诗中通过对比孝廉与贤良的失落,揭示了科举制度的扭曲和权力游戏的丑陋。王廷陈以龙升天的意象,象征着对高位的渴望,而须浮云则暗指依赖与虚幻。诗中提到的“乳臭之子”与“里中豪士”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年轻无知者与社会权贵之间的权力关系。通过描述中人之家对婚姻的羞耻与宴席的低贱,表达了对社会等级的不满。
此外,诗中还涉及到富贵的攀附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描绘了财富与地位对人心的腐蚀。最后的“天门九重河无津”则表达了对无法上达高位的无奈与愤懑,整首诗以情感真挚而深刻,既有对个体命运的关怀,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整首诗反映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表达了对个体命运的关切和对权力游戏的愤慨。
诗中“龙升天”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乳臭之子”指的是?
“天门九重河无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 A 2. A 3. B
王廷陈与杜甫的诗作均涉及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但王廷陈更为直接地批判了权力的腐败,而杜甫则多以感慨和思乡之情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