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元旦陵下作 其二

《元旦陵下作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5:24:46

诗句

是日称三始,何时见国初。

风云终日有,兵火十年馀。

甲子轩庭历,春秋孔壁书。

幸来京兆里,得近帝王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4:46

原文展示:

元旦陵下作 其二
是日称三始,何时见国初。
风云终日有,兵火十年馀。
甲子轩庭历,春秋孔壁书。
幸来京兆里,得近帝王居。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一天被称为“三始”的时刻,我何时能见到国家的初始辉煌?
风云变幻,整日笼罩着我们,战火已经持续了十多年。
甲子年间的轩辕历书,记录着春秋的历史。
幸好我来到了京兆地区,得以靠近皇帝的居所。

注释:

  • 三始:指农历新年,即元旦。
  • 国初:指国家建立初期的繁荣景象。
  • 风云:比喻政局的变幻和动荡。
  • 兵火:战争和战乱的象征。
  • 甲子:六十年一个周期,指时间的轮回。
  • 轩庭:指朝廷、宫殿。
  • 孔壁书:指《春秋》这部书,孔子所作,记录历史。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家、诗人。他提倡“实事求是”的学术思想,关注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旦,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反映了战乱对百姓的影响以及对帝王的渴望与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元旦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渴望。开头两句以“是日称三始”引入,表明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同时又发出感叹,何时才能见到国家的初始繁荣。接着描绘了当时风云变幻的局势,战乱已经持续多年,使得这份渴望愈加显得无奈和沉重。在描写历史时,诗人提到了“甲子轩庭历”和“春秋孔壁书”,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暗示了对历史智慧的追求。最后一句的“幸来京兆里”,表达了对身处帝王之近的欣慰,但同时又透出一丝悲凉,仿佛在暗示着即便身处权力中心,依旧无法脱离历史的重负。整首诗在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深邃的历史感与时代的沧桑感,展现了顾炎武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是日称三始”:指元旦,寓意新年的开始。
    2. “何时见国初”:对国家繁荣的渴望与追思。
    3. “风云终日有”:暗示政局动荡不安,充满不确定性。
    4. “兵火十年馀”:指长时间的战乱给国家带来的苦难。
    5. “甲子轩庭历”:历史的记录,暗示对历史的反思。
    6. “春秋孔壁书”:表明对孔子所作历史的推崇。
    7. “幸来京兆里”:虽身处权力中心,但内心不安。
  • 修辞手法:使用了象征、对比等手法。比如“风云”象征着政治局势的不断变化,“甲子”与“春秋”的对比,体现历史的轮回与变迁。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未来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风云:象征政治局势与社会动荡。
  • 兵火:代表战争带来的苦难与破坏。
  • 甲子: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轮回。
  • 京兆:象征权力与中心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旦被称为哪个节日?
    A. 三始
    B. 春节
    C. 中秋

  2. 诗中提到的“兵火十年馀”是指什么?
    A. 经济危机
    B. 战争与动乱
    C. 自然灾害

  3. “幸来京兆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历史的敬畏
    C. 对身处权力中心的欣慰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
  • 诗词对比:可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历史与个人命运上的不同视角。

参考资料:

  • 《顾炎武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羊宫 嘲聂崇义 象山古刹 【南吕】一枝花_为玉叶儿作 【南吕】一枝花_为玉梅作人 禅师塔 辰龙关 婆留井 沂州客店遇同乡友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点水的字 高字旁的字 停阴 九鼎一丝 先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地覆天翻 明辅 石字旁的字 通天塔 云孙 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胆小如鼠 沉疴宿疾 一石二鸟 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切切私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