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58:50
西江月 寿李彦祥
王恽 〔元代〕
近岁忆游竹里,今年来遇生朝。
平生洒落邑中豪。邂逅风神不老。
赏尽山阳烟景,去翻亳海云涛。
太行晴色任秋高。人与黄花长好。
近些年我常常回忆起在竹林中游玩的日子,今年又在生辰之际相遇。
我一生中在城市中洒脱豪放,邂逅时光的风采依旧未老。
我曾欣赏尽山阳的烟景,又曾翻阅亳海的云涛。
在太行山晴好的日子里,任凭秋天的高远,人与黄花永远相好。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生于南宋末年,擅长诗词,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洒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西江月》作于李彦祥生辰之际,诗人通过对过往游历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美好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西江月 寿李彦祥》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思的诗作,表达了王恽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中,诗人借助竹林、山阳、亳海等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便是对过往游玩的回忆,增添了一份亲切感。中间部分提到的“邂逅风神不老”,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愿时光不老,友谊长存。
在描绘自然景观时,诗人用“赏尽山阳烟景”和“去翻亳海云涛”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游历与对美的追求,似乎在告诉读者,人生如旅行,值得细细品味。最后一句“人与黄花长好”,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结合在一起,意在传达一种宁静而持久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歌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友谊、自然及人生的深刻理解,令人倍感温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回忆与祝福,强调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竹里”象征什么?
“人与黄花长好”表达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王恽的《西江月》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皆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王恽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孤独与自我反思的情感。这种不同的情感基调使得两首诗在整体氛围上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