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5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54:01
荒塞峰烟百道驰,雁门风色暗旌旗。
破围铁骑长驱疾,饮血将军转战危。
画角吹开边月静,缦缨不信虏尘窥。
归来长揖功成后,黄石当年故有期。
荒凉的边塞上,烟雾弥漫,数百道山峰在风中驰骋,雁门的风色暗淡,旗帜也似乎失去了光彩。
破围的铁骑如长流般疾驰,饮血的将军在危急之中转战。
号角声吹响,边疆的月亮显得格外宁静,缦缨(汉代的贵族服饰)不相信敌人的尘埃能窥视到这里。
等到将军归来,功成名就时,黄石山下我们再相约。
“黄石”常被用作隐喻,象征着归来的期望和未来的重聚。古代文人常以黄石山作为友谊和重聚的象征,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陈去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边塞诗为主,风格豪放,表现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与关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边疆战争频繁,诗人通过描述将军的英勇和边塞的壮丽,表达了对将士的激励与赞美。
《送韩将军之雁门》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塞诗。诗中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展现了将军在战斗中的英勇与坚韧。通过“荒塞峰烟百道驰”描绘出边疆的险恶与艰苦,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接着“破围铁骑长驱疾”展现了将军的果敢与决绝,令人感受到战斗的紧迫感和激烈程度。
诗中通过“饮血将军转战危”表现了将军为国捐躯的壮烈,突显了战争的残酷。接下来,通过“画角吹开边月静”,在紧张的氛围中引入了宁静的夜色,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便在战斗中,依然有宁静的美好存在。
最后的“归来长揖功成后,黄石当年故有期”则表达了诗人对将军凯旋归来的期待,传达出一种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愿望,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温暖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敬意、对边疆将士们的赞美,以及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盼,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雁门”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友谊
B. 危险的边疆
C. 宁静的夜晚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批判
B. 对将军的赞美与期待
C. 对自然的描写
哪一句显示了将军的英勇?
A. 饮血将军转战危
B. 荒塞峰烟百道驰
C. 归来长揖功成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