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1:59
长伴红棉几树花,双峰飞峙瞰天涯。
声传岭峤三千里,影入羊城百万家。
歌似海,色如霞。松涛榕浪夕阳斜。
南风熏得游人醉,闹市层楼一望赊。
在这片长伴的红棉树前,几朵盛开的花儿映衬着双峰高耸,俯瞰天涯无尽的风光。声音传遍山岭,隔着三千里依然响亮,影子投射在羊城的每一个角落。歌声如同大海般震撼,色彩如同朝霞般绚丽。松涛与榕树的浪潮在夕阳下摇曳,南风吹来,令人陶醉;从喧嚣的闹市高楼向外望去,景色愈发显得悠远而迷人。
作者介绍:朱帆,近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常在作品中表现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登上越秀山电视塔时,受到周遭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广州美丽风光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鹧鸪天 登越秀山电视塔》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城市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广州的美丽与生机。开篇以“长伴红棉几树花”引入,便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红棉花的盛开象征着南方的温暖与繁荣。接着“声传岭峤三千里,影入羊城百万家”,将壮阔的自然景观与繁华的城市生活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对比。
诗中“歌似海,色如霞”的比喻,将声音与色彩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声音如海浪般悠扬,色彩如朝霞般绚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而最后两句通过“南风熏得游人醉,闹市层楼一望赊”,则表现出游人在此景中陶醉的情景,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美好相互交融的和谐。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广州自然风光的热爱,展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棉”指的是哪种植物?
“声传岭峤三千里”中的“声”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羊城”是指哪个城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朱帆的《鹧鸪天 登越秀山电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