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21
点绛唇·客梦初惊
作者:刘秉忠 〔元代〕
客梦初惊,雪晴风冷千山晓。
塞烟沙草。又上邮亭道。
石窟萝龛,为我君应扫。
何时到。放怀吟啸。
相伴山间老。
梦中初醒,雪后天气晴朗,寒风凛冽,千山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边塞的烟雾笼罩着沙草,继续走上邮亭小道。
石窟中的苔藓和佛龛,应该为我所爱的人打扫。
不知何时才能到达?我想放开心情,吟唱高歌。
愿能与老友相伴在山间,直到白头。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秉忠(约1280-1350),元代诗人,字子昂,号天宁,山西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诗人可能身处边塞之地,感受到自然的冷峻与内心的孤寂,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点绛唇·客梦初惊》是刘秉忠在梦醒后所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深刻的内心情感。开篇“客梦初惊”便道出了孤旅者的心境,梦境的破碎与现实的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雪晴风冷千山晓”描绘出一幅清晨雪后唯美的自然画面,千山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心境的映射,体现出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旅途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思念。提到“石窟萝龛”,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寄托与期盼,似乎在呼唤那位心中所爱的人能与自己共度此生。
整首词情感细腻,景物描写生动,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结尾的“相伴山间老”更是将整首词推向高潮,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对友谊的执着,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切的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切的思念。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邮亭”象征什么?
“雪晴风冷千山晓”中的“千山”指代什么?
结尾“相伴山间老”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刘秉忠的《点绛唇·客梦初惊》和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刘秉忠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内心孤独的结合,而辛弃疾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交融。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元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