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古寺萧条

《点绛唇·古寺萧条》

时间: 2025-04-29 12:31:41

诗句

古寺萧条,十年再到经行路。

旧题新句。

总是关心处。

睡起西轩,转觉添幽趣。

斜阳暮。

淡烟疏雨。

湿遍山前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31:41

原文展示

点绛唇·古寺萧条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古寺萧条,十年再到经行路。
旧题新句。总是关心处。
睡起西轩,转觉添幽趣。
斜阳暮。淡烟疏雨。湿遍山前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古老寺庙的萧条景象,作者在十年之后再次来到这个经行的路途上。尽管是旧的题材,却写出新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关心。醒来时坐在西边的窗前,感觉更加添了几分幽静的趣味。夕阳西下,淡淡的烟雾与稀疏的细雨洒落,湿润了山前的树木。


注释

  • 古寺萧条:古老的寺庙显得冷清、荒凉。
  • 经行路:指经过的道路,可能是朝圣或游历的路线。
  • 旧题新句:虽然是老的题材,但写出新的句子,表现出新的感受。
  • 西轩:西边的窗户或房间。
  • 幽趣:幽静的趣味,指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体验。
  • 斜阳暮:指傍晚时分的夕阳。
  • 淡烟疏雨:形容轻薄的烟雾和稀疏的细雨。
  • 湿遍山前树:雨水湿润了山前的树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秉忠,元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作者重游古寺之际,十年间的变化让他感慨万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点绛唇·古寺萧条》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寺的萧条与宁静。诗中以“十年再到”开篇,勾起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时光的流逝让这座古寺愈发显得孤寂,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冷清。这里的“旧题新句”不仅表明了对古寺的情感寄托,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西轩的幽静与斜阳的柔和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最后一句“湿遍山前树”更是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勾勒出一种与自然相融的静谧之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寺萧条:直接点出古寺的冷清景象。
  • 十年再到经行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作者与古寺的深厚情感。
  • 旧题新句:表明即使是旧的题目也能写出新的感受。
  • 睡起西轩: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转觉添幽趣:强调了在幽静环境中产生的深刻感受。
  • 斜阳暮:暗示时间的流逝,营造了一种温柔的氛围。
  • 淡烟疏雨:描绘了自然的细腻之美。
  • 湿遍山前树:总结了前面的描写,加强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寺比作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淡烟疏雨”,体现了词人的工整与对称之美。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古寺的萧条与自然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宁静与幽趣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寺: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 西轩:代表宁静的空间,体现内心的沉静。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淡烟疏雨:传达出一种柔和而细腻的自然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十年再到”的含义是?
    A. 十年未见
    B. 十年后重游
    C. 十年内的变化
    D. 十年的思考

  2. “旧题新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往的追忆
    B. 对新事物的期待
    C. 对时间的无奈
    D. 对生活的感悟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感悟,但刘秉忠的词更注重环境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以情感为主导,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廷对应制 送文子徐妹丈赴随州太学掾用司马文正公送先 寿曾主管 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 浪淘沙·霞尾卷轻绡 点绛唇·碧落蟠桃 三部乐·入脚西风 祝英台近·嫩寒天 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 瑞云浓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熏沐 包含哥的词语有哪些 非人不传 纸落云烟 麥字旁的字 悲愤填膺 山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行云流水 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情在骏奔 不直一钱 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趩趩 包含霸的词语有哪些 恶恶从短 倾踬 乛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