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1:11
九陌黄尘里,不知桃李开。
匆匆春又过,逐逐老相催。
浮脆身如露,纷华念已灰。
松楸无恙否,久客盍归来。
在尘土飞扬的街道上,我竟未察觉桃花和李花已经盛开。
春天匆匆过去,岁月不停地催人老去。
我的生命如同露水般脆弱,繁华的念头早已消逝。
故乡的松树和楸树还好吗?久居他乡的我应该回去了。
作者介绍: 王炎(1137-1216),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在远离故乡婺源九年后,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繁华街道与自然景物的忽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深刻感受。诗中的“九陌黄尘里,不知桃李开”描绘了诗人忙碌于尘世,忽略了自然的美好。而“匆匆春又过,逐逐老相催”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最后两句“松楸无恙否,久客盍归来”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呼唤着诗人回归故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呼唤着诗人回归故土,珍惜生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九陌黄尘里”指的是什么? A. 繁华的街道 B. 自然的景色 C. 故乡的树木 D. 春天的花朵
诗中的“浮脆身如露”比喻了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D. 故乡的思念
诗中的“松楸无恙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A. 故乡 B. 春天 C. 繁华 D. 生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