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6:50
《偈》
作者: 释彦孜 〔宋代〕
若是谛当汉,通身无隔碍。
举措绝毫釐,把手出红尘。
拨开向上窍,当头劄定,不犯锋棱。
转握将来,应用恰好。
丝毫不漏,函盖相应。
任是诸佛诸祖,觑著寒毛卓竖。
如果是真正的理解汉字,那么全身都没有隔碍。
举手投足之间没有丝毫的偏差,能够将手伸出红尘。
拨开通向上天的窍门,正好把握住当头,不触犯锋利的棱角。
转握未来,运用得当,
丝毫不漏,内外相应。
即使是诸佛和祖师,也不禁为之竖起寒毛。
此诗中提到的“诸佛诸祖”是指佛教中的众多高僧大德,强调的是对深奥佛理的领悟与实践。
释彦孜,宋代高僧,擅长诗词,思想深邃,常以禅理为主题,诗风简练而深刻,追求心灵的清净与真实。
这首《偈》写于宋代的禅宗背景下,表达了对佛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反映了当时宗教思想的盛行与人们求道的渴望。
《偈》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者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对佛理的深刻把握与思考。诗中强调了真正的理解能够消除一切障碍,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境界。诗的开头“若是谛当汉,通身无隔碍”传达出一种理想状态,即通过对真理的理解,身心皆得解脱,达到一种无碍的境界。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举措绝毫釐”描绘出一种对生活细节的精准把握,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举动都需要与内心的理解相契合,才能真正从红尘中解脱。而“拨开向上窍”则进一步阐明了通向更高境界的关键所在,暗示了对内在智慧的追求与探索。
最后几句“丝毫不漏,函盖相应”展示了一种圆融的境界,表明内外的和谐与统一。结尾提到诸佛祖师的反应,体现了作者对佛理的自信与笃信,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真理的理解,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理解与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佛理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智慧的理念。
选择题:诗中“拨开向上窍”是指什么?
A. 生活的繁杂
B. 通向真理的关键
C. 对他人的理解
答案:B
填空题:诗中提到“任是诸佛诸祖”,这句表达了对____的自信。 答案:佛理
判断题:诗中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对细节的关注。
对/错
答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