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5:27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想要化作鱼梁上的云,又被湍急的水流惊醒,
四月的雨声让人感到一丝寒意。
青溪早有蛟龙的洞穴,竹石像山一样令人不敢安睡。
本诗提及的“蛟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生物,通常与水有关,象征着力量和神秘。这里的“青溪”可能指代了某个具体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涵盖广泛,关心国家和民生,风格沉郁,具有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此诗作于杜甫晚年,时局动荡,杜甫生活困顿,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刻观察与内心的感受。
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二》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诗中“欲作鱼梁云复湍”开篇即展示了诗人的渴望与理想,想要化作自由飘荡的云。然而,紧接着的“因惊四月雨声寒”则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四月的雨声带来寒意,似乎暗示着生命中的苦涩与困扰。
接下来的两句“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则通过青溪和蛟龙的结合,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力量。竹石象征着坚韧,但在这种强大力量面前,连它们也显得无所适从,无法安心。这种对比使得全诗情感更加深沉,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杜甫对自然的独特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思考。
“欲作鱼梁云复湍”中,诗人想要什么?
“四月雨声寒”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蛟龙窟象征什么?
对比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二》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观察与感受,但杜甫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挣扎与现实的无奈,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远方景色的向往和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