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2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2:26
原文展示:
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
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
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
太阳信深仁,衰气欻有托。
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
流离木杪猿,翩跹山颠鹤。
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
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
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
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冬天让我感到疲惫,
在阳光的照耀下,我喜爱这座高阁。
羲和(太阳的神)洒下的恩泽,
让颛顼(古代神话中的帝王)感到羞愧。
头发和肌肤都感受到温暖,
阳光的仁爱让衰弱的气息得到寄托。
眼睛倚靠着窗边,容易招来病痛。
在树梢间徘徊的猿猴,
在山巅翩翩起舞的仙鹤。
我明白苦与乐的聚散,
悲哀与欢乐的日子已经开始。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作诗,
人生恍若就在昨天。
古往今来经历动乱,
贤者和圣人都已凋零。
为什么在暮年时,
还要忧虑世事,心力渐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社会动荡,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西阁曝日》创作于杜甫晚年,反映了他对身世与世道的感慨。诗中描绘的场景以及情感流露,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切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阳光洒落飞阁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在寒冷的季节中对温暖和生命的渴望。杜甫通过“凛冽倦玄冬”开篇,直接表明冬季的严寒,接着转入对阳光的赞美,显得格外珍贵和温暖。诗中的羲和、颛顼等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述,更是对古代神话的引入,表现了对光明和力量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流离与聚散、悲喜交加的思考,展示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杜甫以自我为中心,反映出他对历史的沉思,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社会动乱的忧虑。最后一句“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更是直指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疲惫,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冬日阳光的渴望,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动乱时代的忧虑。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羲和”是指什么?
诗中反映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的作品常被对比。杜甫的诗关注社会与人生的沉重,而李白的诗则多表现个人的豪情与自由。两者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共同构成了唐诗的辉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