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答乐坡居士

《答乐坡居士》

时间: 2025-07-27 14:25:18

诗句

指出明明是甚麽,举头鹞子穿云过。

从来这碗最希奇,解问灯人能几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25:18

原文展示:

答乐坡居士
释法泉 〔宋代〕
指出明明是甚麽,
举头鹞子穿云过。
从来这碗最希奇,
解问灯人能几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问道何为真理,抬头看见鹰在云层中飞过。自古以来,这一碗(指生活或真理)最为奇妙,若向灯下的人询问,能有几人明白其中奥妙?

注释:

字词注释:

  • 几点明明:直指事物的真相。
  • 鹞子:一种猛禽,象征高飞和自由。
  • 这碗:可能隐喻人生或真理的象征。
  • 灯人:指明理之人或智者。

典故解析:

  • 本诗中的“鹞子穿云”可能借用古代关于鹰的象征,象征高远的视野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法泉是宋代的一位僧人,其作品多反映出禅宗思想,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人们对人生真谛的思考愈发深入。释法泉以此诗回应居士对真理的探问,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真理的独特看法。

诗歌鉴赏:

《答乐坡居士》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鹞子”的描绘,展示了追求真理的高远志向。诗人在开头直接提出疑问,引发读者思考,接着通过“举头鹞子穿云过”的意象,传达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理想的精神。这种意象不仅让人联想到升腾和自由,也反映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感悟。

“从来这碗最希奇”,则是对人生或真理的评价,暗示生活的复杂和丰富,值得细细品味。而“解问灯人能几个”,则传达出对真正理解这些奥秘的人数之有限,强调了智慧的稀缺和珍贵。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展现出作者对生命、真理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指出明明是甚麽:直白地问出真理为何物,揭示了追求知识的渴望。
  2. 举头鹞子穿云过:抬头看到鹰飞过,象征追求理想和超越平凡。
  3. 从来这碗最希奇:这碗(隐喻)是人生的奥妙,令人感叹。
  4. 解问灯人能几个:向明理的人询问能有几人理解,表达了智慧的稀缺。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强调了理想与人生的对比。
  • 比喻:用“碗”隐喻人生的奥秘,增添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真理、智慧和人生的复杂性,表现了人们对于知识和理解的渴望,以及对智慧稀缺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鹞子:象征着自由与高远的追求。
  • 灯人:象征智慧和启迪,传达出寻找真理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释法泉
    C. 杜甫

  2. “鹞子穿云过”中的鹞子象征什么?
    A. 努力
    B. 自由与追求
    C. 生命

  3. 诗中所指的“这碗”可能隐喻什么?
    A. 食物
    B. 生活或真理
    C. 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释法泉的《答乐坡居士》都探讨了人生的深刻主题,但前者更注重个人的情感和境遇,后者则关注真理与智慧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哲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世美归侍政府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作诗送之 其八 偈颂七十一首 送以道上人住常州王潜泉别业 曾学士亦用杨少傅韵以诗惠肴面赋答二首 其二 白田獭魅别村女诗 醉后作短歌十一章 其五 和张国乔校长苦雨诗原韵 其四 咏石七首 其六 紫云 和赵叔清登殷仲堪读书台二首 其一 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火不断 无字旁的字 包含又的成语 鬼字旁的字 增容 衣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析肝沥悃 雕心刻肾 步态蹒跚 字条 州院 歇宿 灭德立违 睚眦之怒 包含凭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包含蚌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