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6:44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其四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蠋也吞声哭,潜行到水头。
人谁包马革,子独衣羊裘。
水面生何益,南冠死则休。
百年如过翼,抚掌笑孙刘。
这只蠋虫默默地哭泣,潜行到水边。
人们谁能包裹马革呢,你却独自穿着羊皮衣。
水面上的生物有什么益处呢,南冠死去也就算完了。
百年就如同飞翔的翅膀,拍手大笑孙刘的故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变,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自然和人生,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汪元量生活的动荡年代,或许是受到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历史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小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开头的“蠋也吞声哭”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似乎在隐喻着世间的无情与悲哀。接下来“人谁包马革,子独衣羊裘”则展示了对人生选择的反思,暗示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困境与选择,而个体的选择又常常显得孤立无援。
“水面生何益”这句更是直指人生的无常,水面上的生物看似繁荣,却在诗人眼中毫无意义,反映出对现实的深刻怀疑。最后,“百年如过翼”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以此抒发对历史的无力感,抚掌笑孙刘则隐含着对历史英雄的讽刺,仿佛在说,无论历史如何辉煌,现实的困境依然存在。
整首诗在孤独与无奈中流露出哲理的深邃,既有对个体生命的思考,也有对历史的批判,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无常展开,表达了对个体生命的无奈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呼唤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蠋也吞声哭”表达了什么情感?
“百年如过翼”意味着什么?
诗人对“孙刘”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