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3:52
沁园春 列宁墓前作,一九五六年
作者: 白敦仁
天际钟声,净扫风埃,红场晚晴。
映宫城如削,苍苍茂树,熊罴严守,郁郁佳城。
草昧英雄,秕糠尧舜,堕泪碑丰遗爱深。
胸中恨,待掀翻地轴,天堑须平。
神姿凛凛如生。怪霜鬓婆娑无限情。
记奋髯十月,当年虎啸,攒眉万国,此日蜗争。
金字塔边,尼罗河畔,犹有不平风雨鸣。
君休矣,有列宁旗帜,谁敢骄兵。
这首诗描绘了在列宁墓前的情景。天边的钟声响起,清扫了尘埃,红场的晚霞映照在宫城上,壮观如削。苍翠的树木郁郁葱葱,宛如熊罴般严密守卫着这座美丽的城市。
在这个历史的草莽之中,英雄被埋没,像是秕糠一般,尧舜之德在泪水中流淌,丰碑记录着他们深厚的遗爱。
内心的愤恨,期待着推翻地球的秩序,阻隔的河流也必须平坦。
那神态如生,白霜般的鬓发在无限的情感中摇曳。
回忆起十月的激情,彼时的虎啸声震撼万国,如今却是争斗如蜗。
金字塔旁,尼罗河畔,依然有不平之声在风雨中鸣响。
你已安息,列宁的旗帜高扬,谁敢轻言武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敦仁,近现代诗人,关注社会变革与历史巨变,作品多反映时代背景和革命精神。
创作背景
创作于1956年,正值冷战时期,世界政治格局剧变,诗人在列宁墓前感怀历史,表现对英雄的追思与现实的反思。
这首《沁园春》以列宁墓为背景,凝聚了对历史与英雄的沉思。诗人通过描绘红场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革命精神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希冀。钟声的响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清扫了历史的尘埃,映照出宫城的庄严与伟大。苍翠的树木和严密的守卫,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捍卫。
诗中的“草昧英雄,秕糠尧舜”一句,揭示了历史的无情,许多英雄被遗忘,而真正的英雄却在泪水中流淌。诗人心中积聚的愤恨,期待改变现状,推翻不公。在“君休矣,有列宁旗帜”中,列宁不仅是历史的象征,更是一种信仰与力量的代表,激励着后人继续追求理想与正义。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激昂与不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英雄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强调了不屈不挠的斗志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净扫风埃”意指什么?
A. 清扫历史的尘埃
B. 清扫红场的垃圾
C. 清除风的影响
“胸中恨,待掀翻地轴”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无奈
B. 对现状的不满
C. 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列宁旗帜”象征着什么?
A. 个人英雄
B. 革命的信仰与力量
C. 历史的终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