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4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49:06
醉卧道边觉而有赋
太华五千仞,天台四万丈。
一枝古藤如黑龙,天遣飘然寄闲放。
莫怪公卿不我知,我自不知渠是谁。
史书弄笔后来事,绣鞍宝带聊儿嬉。
旗亭烂醉官道卧,醒后无人问我过。
世间恩怨一时空,且免他年送临贺。
在道路旁酣睡,醒来时心有所感,
太华山高达五千仞,天台山则四万丈。
一根古藤如黑龙般蜿蜒,
任由它随风而舞,寄居于此处。
不要怪公卿们不认识我,
我自己也不知道他们是谁。
史书中所记载的往事,
我骑着华丽的马鞍,悠然自得地玩乐。
在酒旗亭中醉卧于官道,
醒来后没有人问我路过。
世间的恩怨如同一时之间的空虚,
不如免去明年送上贺礼的繁琐。
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建立和对金朝的抗争,诗风豪放,常以爱国情怀和个人经历为题材,注重抒发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醉卧道边觉而有赋》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其心怀壮志却常常感到孤独无奈的时期。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世间冷漠的反思。
这首诗表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俗的冷漠态度。开篇描绘了太华山和天台山的壮丽,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人类渺小的对比,似乎在暗示诗人在自然面前的自我反省。接着,诗人以“古藤如黑龙”的意象,表现了人生的悠然与随性。诗人在提及公卿不识自己时,透露出一种自嘲与无奈,似乎在表明自己的价值与地位并不被世人所认同。后半部分更为直白,表现了诗人醉卧的无所顾忌,体现出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从自然景观到个人心境,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孤独,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陆游的诗风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思,令人深思。
太华五千仞,天台四万丈。
描绘两座著名山脉的高度,强调自然的巍峨与壮观。
一枝古藤如黑龙,天遣飘然寄闲放。
以古藤为意象,象征生命的力量和随性,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
莫怪公卿不我知,我自不知渠是谁。
诗人自嘲,反映出他对世人的淡然与无奈。
史书弄笔后来事,绣鞍宝带聊儿嬉。
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享乐生活的态度。
旗亭烂醉官道卧,醒后无人问我过。
描述醉酒后的孤独,表达对人际关系冷漠的感慨。
世间恩怨一时空,且免他年送临贺。
最后总结人生的无常,倡导放下对世俗繁琐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世俗冷漠的反思,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愿望,同时也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失望,传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太华与天台分别有多高?
A. 5000仞与40000丈
B. 4000丈与5000仞
C. 5000丈与40000仞
D. 5000仞与40000仞
诗中提到的“古藤如黑龙”意在表达什么?
A. 古藤的力量
B. 对历史的追溯
C. 自然的和谐
D. 诗人的无奈
“旗亭烂醉官道卧”这句主要表达了诗人的哪种状态?
A. 忧愁
B. 自得其乐
C. 孤独
D. 忍耐
《将进酒》与《醉卧道边觉而有赋》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享乐与豪情,表现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而陆游的《醉卧道边觉而有赋》则更为悠然与孤独,反映了对世俗冷漠的感慨,二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