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5:22
月窟
溅溅漱幽石,注入团圆处。
有如常满杯,承彼清夜露。
岩曲月斜照,林寒春晚煦。
游人不敢触,恐有蛟龙护。
月窟里的水声潺潺,冲刷着幽静的石头,
流入那圆满的地方。
就像一杯常常盛满,承接着夜晚的清露。
月光斜照在岩石的曲折处,
树林寒冷,春天的温暖却迟迟未至。
游人不敢轻易触碰,
生怕有蛟龙在保护着这里。
蛟龙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被视为水的灵物,具有保护水域、主宰水流的能力。诗中提到的“蛟龙护”不仅增强了神秘感,也代表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尊重。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因其诗歌清新而富有哲理,被誉为“诗豪”。他在诗歌中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禹锡任职海阳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在贬谪生涯中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月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神秘。开篇描写水声,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水流的声响与石头的碰撞,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故事。接着,诗人用“团圆处”象征着完美与和谐,展现了水的清澈和夜空的宁静。月光照射在岩石上,给人以一种温暖而又寒冷的对比,反映了春天的迟到与自然的变化。最后一句“游人不敢触,恐有蛟龙护”透出一种敬畏之情,表达了人对自然力量的感叹与尊重。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与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词测试:
《月窟》的作者是谁?
“游人不敢触,恐有蛟龙护”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注入团圆处”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夜晚月光的赞美,但前者更具哲理性,后者则更注重情绪的抒发。刘禹锡的诗在意境上更为清幽,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