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暮春

《暮春》

时间: 2025-05-02 08:11:38

诗句

东风庭院夕阳天,恨绿愁红又一年。

春自要归花自落,莫将芳事怨啼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1:38

诗词名称: 暮春

作者: 黄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东风庭院夕阳天,
恨绿愁红又一年。
春自要归花自落,
莫将芳事怨啼鹃。

白话文翻译:

在东风吹拂的庭院里,夕阳洒下温暖的光辉,
我怨恨春绿花红又过去了一年。
春天终究要离去,花儿也总会凋落,
不要因为春光的逝去而怨恨啼叫的杜鹃。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春暖花开。
  • 庭院:家中的院落,表示私人空间。
  • 夕阳:日落时的阳光,常与时光流逝相关。
  • :怨恨、遗憾。
  • :忧愁、惆怅。
  • 春自要归:春天注定要离去。
  • :不要。
  • 芳事:指花开花落的事情。
  • 怨啼鹃:怨恨杜鹃鸟的啼叫,杜鹃常在春末夏初鸣叫,象征春天的结束。

典故解析: 杜鹃鸟在古代文学中常与春天的结束相关联,其鸣叫声也被视为春去夏来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不太为人所知,但其诗歌以情感细腻和语言清新见长,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感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暮春时期,诗人借春天的结束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暮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庭院中的自然景象,传达出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感慨。开篇的“东风庭院夕阳天”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温暖的场景,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馨。然而,随着“恨绿愁红又一年”的出现,诗人的情感转向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愁。春天的美好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花儿总会凋落,春天也将走向结束。诗的最后一句“莫将芳事怨啼鹃”则是对心中惆怅的自我劝解,告诫自己不要因春天的消逝而怨恨杜鹃的啼叫。这句诗以情感的自我疏导,表现出一种豁达和对生活的接受,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风庭院夕阳天:描绘出春季的庭院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暖、宁静的氛围。
  • 恨绿愁红又一年: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绿色的春天和红色的花朵仿佛在指责时间的无情。
  • 春自要归花自落:自然规律的描述,春天必然会离去,花也会凋谢,象征着生命的循环。
  • 莫将芳事怨啼鹃:劝诫自己不必因春天的离去而怨恨自然的声音,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和花朵比作生命的美好,暗示它们的短暂。
  • 拟人:赋予春天和花朵情感,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的惆怅。
  • 对仗:使用“恨绿愁红”与“春自要归花自落”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情感的张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与无奈,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流转的理解与接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夕阳: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杜鹃:象征春天的结束,具有哀鸣的特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什么?

    • A. 冬天的雪景
    • B. 春天的庭院
    • C. 夏天的海滩
    • D. 秋天的枫林
  2. 诗人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 A. 从快乐到悲伤
    • B. 从惆怅到释然
    • C. 从兴奋到失落
    • D. 从宁静到焦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黄庚的《暮春》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国家动乱与个人命运的结合,情感更加沉重;而黄庚则以个人情感为主,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清新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录汉唐事六言五首 种柳 豫章二首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挽方倅景楫二首 其一 始冰 端嘉杂诗二十首 书事二首 立春 梦馆宿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高屋建瓴 包含参的成语 風字旁的字 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学 痛肠 車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包含闪的成语 丹窍 惊恐万状 同流合污 心字底的字 攀亲托熟 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祸乱交兴 用之不竭 甲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