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1:38
东风庭院夕阳天,
恨绿愁红又一年。
春自要归花自落,
莫将芳事怨啼鹃。
在东风吹拂的庭院里,夕阳洒下温暖的光辉,
我怨恨春绿花红又过去了一年。
春天终究要离去,花儿也总会凋落,
不要因为春光的逝去而怨恨啼叫的杜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杜鹃鸟在古代文学中常与春天的结束相关联,其鸣叫声也被视为春去夏来的象征。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不太为人所知,但其诗歌以情感细腻和语言清新见长,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感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暮春时期,诗人借春天的结束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暮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庭院中的自然景象,传达出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感慨。开篇的“东风庭院夕阳天”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温暖的场景,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馨。然而,随着“恨绿愁红又一年”的出现,诗人的情感转向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愁。春天的美好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花儿总会凋落,春天也将走向结束。诗的最后一句“莫将芳事怨啼鹃”则是对心中惆怅的自我劝解,告诫自己不要因春天的消逝而怨恨杜鹃的啼叫。这句诗以情感的自我疏导,表现出一种豁达和对生活的接受,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与无奈,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流转的理解与接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什么?
诗人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庚的《暮春》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国家动乱与个人命运的结合,情感更加沉重;而黄庚则以个人情感为主,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清新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