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9:16
沁园春 寿王扶青五十,时予有都门之行
作者: 陈以松 〔清代〕
半百年华,中春天气,安乐家乡。正桃夭吐艳,乳莺腾掷柳芽萌绿,轻燕回翔。花里鸠车,尊前鸿案,君子阳阳左执簧。真堪羡,羡儿曹进酒,酒进高堂。年来我亦逢场。却桃叶舟轻欲渡江。怅孤篷只影,青灯炯炯柴门望眼,白发双双。四十无闻,一寒至此,露马烟帆着底忙。颠狂甚,借霞觞百二,浇我愁肠。
这首诗描绘了中年的生活景象,作者在春天的美好时光中,感慨自己已过半百年华,仍然怀念家乡的安乐。春天的桃花盛开,黄莺在柳树间飞舞,燕子轻盈地回旋。饮酒作乐的场景令人羡慕,自己也曾在这样的场合中喝酒畅谈。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心中仍然有着对自由与生活的渴望,但孤独的影子却时常伴随,白发渐生,感叹人生的无常与孤寂。四十岁时尚无名,经历了寒冷的岁月,船只在烟雾中忙碌而行,内心的烦恼难以排解,借酒浇愁成为唯一的解脱。
陈以松,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迁的时代,诗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为主题。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五十岁时,正值中年,面对人生的反思与总结,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安。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象引入,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部分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桃花盛开、黄莺飞舞,充满生机与活力,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随着诗的深入,情绪渐渐转向对人生的反思,尤其是在“怅孤篷只影”一句中,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惋惜。结尾部分则用“借霞觞百二,浇我愁肠”来总结,表现了人到中年,面对人生的烦恼和困惑,唯有借酒消愁的无奈与悲凉。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深刻反映了人生的哲理,令人深思。
整首诗围绕对中年生活的感慨,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在孤独中寻求解脱的心情,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人陈以松的年龄在诗中提到是多少?
“桃夭吐艳”中的“桃夭”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灯炯炯”表现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