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用靖节己酉岁韵

《九日用靖节己酉岁韵》

时间: 2025-04-27 13:15:44

诗句

宿雨晓未止,纷纷云气交。

秋令迫凄厉,草木无多凋。

去年当兹晨,采菊逾山高。

晚上宝公塔,徘徊意干霄。

今年此幽居,粗免出入劳。

茅檐纵逼仄,亦类蜗庐焦。

旧醅更可漉,幽愤期能陶。

莫问无穷事,人生如露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5:44

原文展示:

宿雨晓未止,纷纷云气交。
秋令迫凄厉,草木无多凋。
去年当兹晨,采菊逾山高。
晚上宝公塔,徘徊意干霄。
今年此幽居,粗免出入劳。
茅檐纵逼仄,亦类蜗庐焦。
旧醅更可漉,幽愤期能陶。
莫问无穷事,人生如露朝。

白话文翻译:

宿夜的细雨还未停,纷纷的云气交错在一起。
秋天的寒意逼人,草木已经凋零得不多。
去年这个时候的早晨,我在高山上采菊。
晚上在宝公塔下徘徊,心意向高空飞去。
今年我幽居在这里,勉强免却出入的劳累。
茅檐虽然逼仄,却也像蜗牛的房子一样温馨。
旧酒依然可以过滤,希望能陶冶我的幽愤。
不要去问那些无尽的事情,人生就像早晨的露水。

注释:

  • 宿雨:夜间下的细雨。
  • 晓未止:早晨时雨水尚未停止。
  • 纷纷:形容云气交错复杂。
  • 秋令:秋天的气候。
  • 草木无多凋:草木已经稀少且凋零。
  • 采菊:指的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 宝公塔:可能指某个名胜古迹。
  • 幽居:指隐居生活。
  • 茅檐:茅草搭建的屋檐。
  • 蜗庐:蜗牛的房子,形容居所狭小。
  • 旧醅:旧酒。
  • 幽愤:内心的抑郁和愤懑。
  • 人生如露朝:人生短暂,如早晨的露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蕃,宋代诗人,生于江南,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广受欢迎。他的诗多描写自然与生活,情感细腻,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重阳节前后,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秋天的寒冷与凋零,想起往年采菊的快乐,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九日用靖节己酉岁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开头的“宿雨晓未止,纷纷云气交”展现了一幅雨后的清晨图景,给人一种湿润、萧瑟的感觉,随着秋天的临近,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凋零和生命的短暂。

接着,诗人回忆起去年同一时节的采菊情景,表现出对往年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句“晚上宝公塔,徘徊意干霄”则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思索,仿佛在寻找生命的意义。

在对比中,诗人又感受到今年的不同,幽居生活让他免去了出入的劳累,然而也带来一种压抑感,表现出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他用“茅檐纵逼仄,亦类蜗庐焦”描述自己的居所,虽简陋却也温馨,表达出对简单生活的认同。

最后,诗人以“莫问无穷事,人生如露朝”收尾,强调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悟,劝诫自己不要过于纠结于生活琐事,反而应珍惜当下的每一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宿雨晓未止:描述了清晨的细雨,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 纷纷云气交:云气错综复杂,暗示天气的变化无常。
    • 秋令迫凄厉:秋天的寒意带来凄凉感。
    • 草木无多凋:自然界的衰败直接反映了时光的流逝。
    • 去年当兹晨:对比去年此时的美好回忆。
    • 采菊逾山高:引用陶渊明的意象,彰显隐逸的理想。
    • 晚上宝公塔:诗人游历的场所,象征着对美好回忆的追寻。
    • 徘徊意干霄:表达对理想和自由的向往。
    • 今年此幽居:描绘自己现状的无奈与孤独。
    • 粗免出入劳:隐居生活的安逸,但也有孤独感。
    • 茅檐纵逼仄:居所的简陋。
    • 亦类蜗庐焦:蜗牛的家比喻自己的生活状态。
    • 旧醅更可漉:对旧酒的品味,象征生活的平淡。
    • 幽愤期能陶:希望通过酒来舒缓内心的不满。
    • 莫问无穷事:劝诫自己不要过于纠结于人生琐事。
    • 人生如露朝:人生短暂,像早晨的露水一样脆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蜗庐,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律美。
    • 拟人:将自然的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意象分析:

  • 宿雨: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流逝。
  • 秋令:代表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凋零。
  • 菊花:象征隐逸与高洁的精神追求。
  • 宝公塔:代表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 茅檐:象征简单而恬淡的生活状态。
  • :象征内心的愤懑与寻求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宿雨晓未止”描写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a. 中午
    b. 傍晚
    c. 清晨

  2. “去年当兹晨,采菊逾山高”中提到的“采菊”是指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陶渊明
    c. 白居易

  3. 诗的最后一句“人生如露朝”表达了什么样的哲理? a. 人生悠长
    b. 人生短暂
    c. 人生无常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诗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诗人:陶渊明与赵蕃
    • 主题:都描绘了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美。
    • 风格:陶渊明的诗更注重田园风光的恬淡,而赵蕃则在怀旧中渗透生命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灵均 寓题 和陈先辈陪陆舍人春日游曲江 退居 寄林宽 寄陈磻隐居 送陈樵下第东归 题东林寺元祐上人院 贻李山人 入关旅次言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字旁的字 单车就路 僵李代桃 乞讨 毋字旁的字 对狱 包含璧的词语有哪些 卖官贩爵 車字旁的字 吉祥止止 巾字旁的字 君结尾的成语 厂字头的字 盛从 山程 包含目的词语有哪些 关心民瘼 宰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